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中信證券:4月下旬私募和北上資金陸續呈現迴流狀態

格隆匯 05-13 08:59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作者:裘翔、李世豪

我們根據公募新發申贖數據、私募倉位數據及陸股通買賣數據按照月度頻率構建A股活躍機構資金流指標,這一指標不僅與市場指數表現和成交有相關性,且能夠一定程度反映近期對市場波動產生邊際影響的資金來源。今年3月市場活躍機構資金流指標快速轉負,是2020年迄今最低水平,不過依然高於2017-2019年市場劇烈調整時期;結構上看,3月的淨流出主要來自於私募和北上資金,4月下旬兩類機構陸續呈現迴流狀態,資金流指標略有好轉。

我們根據公募新發申贖數據、私募倉位數據及陸股通買賣數據按照月度頻率構建A股活躍機構資金流指標。

公開數據中“總成交額”能夠反映股市的流動性,但缺乏結構性數據顯示各類參與者的交易貢獻,而股價的波動取決於邊際資金的買賣成交,因此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無非是“給定時間間隔內誰在買&賣”,且“時間間隔”越短越好。我們在《A股市場流動性熱點跟蹤20220121-A股成交結構測算》中,曾經給出了半年度A股的各類投資者成交結構拆分,但“半年度”的間隔顯然不足以捕捉短期股價波動背後的資金變化,只能反映長期A股投資者夠成的演變趨勢。

本篇報吿在綜合考量各類市場參與者的持股規模、投資行為特徵、數據可獲得性等多方面情況,在一定基礎假設的前提下,我們選取的活躍機構資金流包括公募(新發&申贖)、私募(調倉)和外資,以月度淨資金流(即流入資金量-流出資金量)除以總資產規模,由此構建2017年至今的月度市場流動性指標。我們暫時無法在板塊內部、板塊之間以及個股層面給出上述類似的機構資金流指標。

2017-2019年,A股市場機構資金流動性邊際上主要取決於私募遊資的調倉,流動性指標在正負範圍內隨市場指數漲跌而波動。

2017-2019年公募機構尚未迎來新發基金熱潮,外資也因A股納入MSCI指數而剛剛啟動加速入A的節奏,A股資金流邊際上仍以私募機構的調倉為主導,我們定義的活躍機構流動性指標在此期間圍繞0隨市場表現上下波動,均值為0.83%,最低值為-4.38%。

流動性指標在2017年4月、2017年11月、2018年2月、2019年4月顯示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流動性惡化,這四個階段對應的活躍機構流動性指標分別為-4.38%、-3.89%、-3.49%和 -4.01%;4個階段萬得全A指數平均累計跌幅為9.4%,最小跌幅為5.5%(20171110至20171207),最大跌幅為14.3%(20190422至20190509);4個階段全市場成交額平均累計減少達45.5%,最小減少幅度為38.4%(20171110-20171207),最大減少53.1%(2018年2月)。

從資金流構成來看,2017年4月、11月以及2018年2月主要來自於私募減倉,2019年4月外資的持股市值已經突破萬億達到了10497億元,因此2019年4月的淨流出除了私募減倉之外,也有外資減持的貢獻。

2020-2021年,公募迎來新發熱潮,存量基金也迎來明顯淨申購,A股機構資金流動性有明顯提升。

2020-2021年公募機構成為市場邊際上機構資金的主要來源,我們定義的活躍機構流動性指標在此期間的波動中樞較2017-2019年有所提高,其均值為1.29%,最低值為-1.43%,僅4個月為負值。流動性指標在2020年3月疫情爆發時觸及這一階段最低,2020年3月6日-23日萬得全A指數累計跌幅達14.9%,高於上述2017-2019年4個流動性惡化時的最大跌幅,但從資金流構成來看,儘管私募減倉和外資流出合計規模估算值達到了3021億元,但公募新發和申贖貢獻了1961億元的流入,使得市場在機構層面的資金流惡化程度要弱於2017-2019年,2020年3月的活躍機構流動性指標為-1.43%,明顯好於2017-2019年4個惡化階段,這一點也反映在了市場成交額上,2020年3月6日-23日儘管跌幅市場成交額累計下滑28.3%,低於2017-2019年的最小值。

2022年至今公募新發和申贖規模顯著萎縮,市場整體的邊際成交重新迴歸到私募和外資。

公募新發規模自2月迅速轉冷,2-4月累計發行權益類產品僅563億元,而去年12月單月發行規模有977億元,目前這一狀況仍未好轉。公募資金流轉弱使得市場的邊際成交重新有私募和外資主導,在3月和4月A股市場的劇烈調整中,私募倉位明顯下滑,北向資金也出現了快速淨流出的情況。

我們定義的活躍機構資金流指標在3月降至-1.87%,這是2019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不過依然高於2017-2019年的水平,説明機構資金流雖然轉弱,但市場流動性並沒有惡化到2017年以來的極端水平。進入4月,活躍機構流動性指標小幅反彈至-1.04%,顯示市場資金面狀況有所好轉,私募減倉規模環比3月有所降低,外資則恢復了淨流入。

從市場表現來看,萬得全A指數在2022年3月1日-4月26日的累計跌幅達到21.61%,高於2017年以來歷史流動性惡化的任一階段,但市場成交額累計下滑幅度為15.0%,小於上述極端時期成交額下滑的幅度,説明市場整體流動性要好於2017年以來的若干底部時期。

風險因素:

1)海外權益市場大幅波動導致外資避險撤出超預期;2)公募基金髮行受市場震盪影響轉冷;3)公募基金贖回超預期;4)活躍機構流動性指標僅反映市場整體的資金流狀況,不能體現公募資金流在板塊之間的切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