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諾誠健華-B(9969.HK):創新藥賽道實力玩家,奧布替尼首秀商業化價值釋放

格隆匯 08-30 18:50

目前醫藥板塊的核心投資主線在中長期仍然還將落腳於創新藥,從富途生物醫藥B類股今年整體情況來看,年累計漲幅僅為3%,但已經大幅跑贏恆指倒跌7個點的表現。而在一眾生物醫藥B類股中,撇開今年上市的新股外,走勢排在前三的分別為開拓藥業、康希諾生物、諾誠健華,其中前兩者均為“抗疫”概念股,諾誠健華作為“抗癌”概念股緣何能脱穎而出,股價走勢實現領跑?公司於近期交出的中期財報給了我們一個不錯的機會探尋其中因由。

1· 核心重磅產品助力業績躍升

近日,諾誠健華-B(09969)發佈2021年中期業績,公司期內實現收入約為1.02億元人民幣,而上年同期收入僅為74.8萬元,跨越式的收入增長背後得益於公司核心重磅產品奧布替尼的面市。

去年聖誕節,諾誠健華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奧布替尼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很快在3個星期內就開出了第一張處方,展現了強大且高效的市場準入能力和商業化效率。5個半月,公司通過新成立的內部銷售團隊,就已實現奧布替尼銷售收入達1.01億元。

作為諾誠健華旗下的拳頭產品,奧布替尼是具高度選擇性的新型BTK抑制劑,用於治療淋巴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其也已經被納入中國臨牀腫瘤學會《2021年惡性淋巴瘤診療指南》,並被列為治療復發難治CLL/SLL及復發難治MCL的一級推薦方案。

在BTK抑制劑賽道,首款獲批上市的BTK抑制劑為強生和艾伯維共同開發並於2013年獲得美國FDA批准的伊布替尼(Ibrutinib),在其上市後短短三年就進一步獲批多個適應症,並相繼在歐洲、日本、中國等地獲批上市,實現快速放量。2020年其銷售額就達到了84.3億美元,位列全球最暢銷藥品排行榜前十。強勁的增長勢頭亦預示着這一賽道市場空間和成長潛力也相當不俗。

不過,作為第一代BTK抑制劑伊布替尼的脱靶效應會引發房顫及高血壓等副作用,因此,安全性更好的新一代BTK抑制劑未來更將容易得到市場的青睞,成為後起之秀。

二代抑制劑通過提高對BTK的靶點選擇性,降低了臨牀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市場潛力越來越被市場所關注到,隨着這些產品商業化落地,對第一代產品或將帶來衝擊。那麼誰在這之中更具有優勢,能夠實現對賽道領頭羊的突圍?

2· 優質“產品力”未來空間想象巨大

從上面也不難看出,BTK抑制劑賽道的競爭實際上已經不少。不過考慮到整個市場仍然龐大,後起之秀們仍然具備充足的成長空間,尤其是那些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產品更具有突圍並最終佔據上風的潛力。

從諾誠健華打造的奧布替尼來看,其獨特優勢就包括靶點選擇性非常好,針對BTK靶點的佔有率近100%,且沒有其它的脱靶效應,副作用較少,療效更好。其總緩解率(ORR)、完全緩解率(CR)均優於其它BTK抑制劑。可以説,奧布替尼作為具備“best-in-class”潛力的BTK抑制劑,使其市場潛力具備了遠優於競爭對手的想象空間。尤其是在實際治療過程中,該款藥物每日一次口服的給藥方式,對於患者用藥也十分友好方便,“優質的產品力”為其在市場上實現突破帶來了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針對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和套細胞淋巴瘤(MCL)之外,諾誠健華還在積極探索奧布替尼用於治療腫瘤以及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並展開了多項針對不同適應症的單藥和聯合用藥臨牀試驗,包括復發難治邊緣區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華氏巨球蛋白血癥、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諾誠健華通過差異化選擇適應症和提升臨牀用藥地位,也有助於後續潛力實現加速釋放。

從聯合用藥上來看,奧布替尼亦具有相當大的潛力。比如奧布替尼聯合R-CHOP方案一線治療套細胞淋巴瘤(MCL)的III期試驗正順利進行。

與此同時,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奧布替尼和其他藥物聯合用藥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機會。資料顯示,DLBCL是成人中最常見類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佔所有NHL病例的40%。就在8月中旬,諾誠健華旗下子公司還與美股上市公司Incyte就一款靶向CD19的Fc結構域優化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tafasitamab在大中華區的開發和商業化簽訂了合作和許可合約。而tafasitamab(Monjuvi)是第一個獲FDA批准用於一線治療期間或治療後病情進展的r/r DLBCL成人患者的二線療法。此前,FDA已授予了Monjuvi快速通道資格、突破性藥物資格、優先審查資格。

這也意味着,諾誠健華此次與Incyte公司合作將為探索BTK抑制劑奧布替尼和tafasitamab聯合用藥帶來更多機會。而隨着代表血液瘤領域領先技術水平的tafasitamab的引入,也將全面鞏固諾誠健華在血液瘤領域的實力。

此外市場相當看好的還有奧布替尼可以透過血腦屏障,具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中的B細胞和髓樣細胞的功能的潛力,其有望為所有多發性硬化(MS)亞型的疾病進展提供有益的臨牀價值。

根據多發性硬化國際聯合會(MSIF)於2021年1月發佈的數據,目前全球MS患者超過280萬人,全球MS市場規模2018年達到23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接近500億美元。

目前,奧布替尼正在多國針對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患者開展與安慰劑對照的2期臨牀研究。而在今年7月,渤健(Biogen)通過與諾誠健華達成合作,獲得奧布替尼在多發性硬化領域全球獨家權利,該交易額最高可達9.4億美元,創造了國內小分子新藥的License-out新紀錄。透過此舉諾誠健華不僅快速兑現了管線資產的商業價值,優化了資源配置,同時也有助於進一步打響行業知名度,在全球商業化上實現突破。

可以看到,儘管BTK抑制劑賽道入局者眾,但諾誠健華的重磅產品仍然具有核心競爭優勢,在拓寬試驗病症,聯合用藥等方面均展現了巨大的潛力。

3· 加速推進商業化,多元佈局持續鞏固行業護城河

從中期財報展現的強勁業績不難發現諾誠健華在推動商業化進程上表現也較為穩打穩紮。

早在去年十月諾誠健華就已經完成了商業化團隊的建立和培訓,而截止今年6月底,公司已經擁有一個經驗豐富的銷售及行銷人員組成的內部團隊,且奧布替尼的銷售範圍已經迅速滲透超過230個城市,500多家全國領先醫院。此外,奧布替尼還已被納入19個地方政府支持或引導的商業保險範圍。

隨着公司重磅產品面向市場,實現快速放量,這也為諾誠健華業績帶來了強力支撐,種種成果下,公司商業化能力亦得到充分驗證。

展望後市,伴隨產品進入醫保的預期,其後續潛力還將進一步放大。未來在強勁的現金流助力下公司後續研發投入還將迎來加速。而良好經營循環機制的構建,也更將有助於進一步放大諾誠健華的商業價值,並推動其在資本市場迎來重估。

作為一家剛有重磅產品上線就取得了顯著商業化成就的公司,這背後更歸功於產品臨牀療效、價格、渠道、品牌等方面的獨特優勢,而這些優勢實際上也將作用到公司後續的在研管線和商業化產品之上,進一步帶給公司後續發展龐大的想象空間。

中期財報顯示,諾誠健華建立了強大的在研產品組合,其中包括1項商業產品、在全球範圍有6個處於臨牀階段的藥物,另外有7項處於IND準確階段的候選藥物。公司深度佈局血液瘤,實體瘤和自身免疫疾病三大領域,積極瞄準細分領域中具有成為Best-in-class 或First-in-class 潛質的靶點和藥物,打造差異化的競爭能力。其現有的在研藥物亦涵蓋各種新型及經過驗證的治療靶點及藥物模式,包括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以及跨腫瘤學和自身免疫的小分子。

而從上述提到的公司引入淋巴瘤領域的國際明星藥Tafasitamab,亦可以看出,在以較低的代價引入高性價比的產品上,公司展現了強大的BD能力,同時,隨着公司在大分子藥物佈局上邁向新的台階,公司在行業的競爭實力也將得到全面鞏固與提升。

總結來看,諾誠健華有着豐富的在研產品,且佈局全面,技術領先,拓展能力強,一系列優勢下為其在行業競爭中構建了一道高聳的護城牆。當下,隨着奧布替尼的商業化已經跑通,公司整體的商業化體系已經孕育成型,也將全面助推後續面市產品在市場上實現快速放量,公司後續業績表現也將值得期待。

4· 結語

隨着中期業績的公佈,諾誠健華商業化能力得到驗證,在創新藥市場的國產替代大背景下,公司打造的首款產品憑藉獨特的競爭優勢,將有望在市場上持續突圍,並驅動業績保持快速增長。

與此同時,公司強勁的研發實力,快速的商業化落地能力以及強大的BD能力,也將進一步支撐公司後續大跨步發展。作為創新藥的後起之秀,諾誠健華厚積薄發,資本市場也給予了積極的響應。

今年來多家券商機構發佈研報看好諾誠健華,國泰君安觀點認為,受限於公司成立時間短,市場對諾誠健華認知更有限,其表示諾誠健華是中國新一代biotech 中在早期研發、臨牀推進、市場準入、銷售放量等環節皆有較強競爭力的公司。而中泰證券觀點則提及,公司僅用五年就形成了完整的從靶點開發、藥物發現、臨牀開發、生產製造到商業化推廣的閉環,為諾誠健華各項產品開發和商業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看好公司“底層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各大機構也紛紛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向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8月17日,諾誠健華還獲得HHLR Advisors, Ltd.增持63.7萬股,可見市場資金早在業績到來之前就已經提前佈局,積極投出了信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