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比亞迪電子半年度財報會議紀要及解讀

uSMART盈立智投 09-09 11:20

比亞迪電子半年度財報會議紀要及解讀

交流要點

1.總體來看,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445.31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42%;毛利率同比下降6.2個百分點至6.9%,主要由於低毛利率組裝業務營收佔比顯著擴大、芯片缺貨帶來下遊需求波動致產線效率下降、以及市場需求下滑導致非主營的高毛利口罩業務營收同比大幅下降;受毛利率同比下降影響,1H21歸母淨利率同比下降4.2個百分點至3.7%,對應歸母淨利潤爲16.4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4%;

2.分業務來看,1H21結構件業務營收同比下降17%至71.10億元人民幣,主要由於高端旗艦機型銷量同比下降致金屬結構件營收同比顯著下降以及華爲手機銷量同比顯著下降致塑膠結構件項目減少。1H21新型智能產品業務營收50.14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38%,主要由於智能家居、遊戲硬件、及無人機等產品出貨量持續增長;

3.未來展望方面,伴隨上遊產能陸續釋放,芯片供需格局有望於3Q21起好轉,芯片缺貨預計有所緩解,從而進一步提振下遊需求。同時,安卓手機進入銷售旺季驅動旗艦機型上量,華爲新結構件量產爬坡,結構件業務營收有望環比回升。陶瓷霧化芯方面,公司佈局40條全自動化產線,並於近期開始量產出貨。後續發展前景需等待霧化產品的進一步放量,以及監管政策的逐步明朗。

業績概述

比亞迪電子2021H1收入445.31億,YoY+41.88%,收入規模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毛利30.61億,YoY -25.35%,歸母淨利潤16.43億,YoY -33.55%。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兩個業務板塊均實現了大幅的同比增長,增幅分別爲38.35%和89.74%。醫療防護產品需求下降比較多,收入同比也減少,是影響2021年上半年集團毛利率水平的一個主要的因素。

費用方面,2021年上半年集團總運營開支約爲人民幣20.18億元,佔營收的比重爲4.53%,同比金額增加,但是營收的佔比持續保持下降。其中研發費開支佔主要的比重,研發費用約爲14.91億元,佔營收比例約3.35%,研發開支創下了歷史同期的新高,銷售及分銷開支約爲1.18億元,行政開支約爲4.09億元。

細分業務層面,智能手機筆電業務方面,集團憑藉多年深耕電子製造的成果和卓越的行業口碑,不斷推進與大客戶的戰略合作,提升市場份額,即使在疫情和行業芯片短缺的情況下,公司都實現了高速的增長。

依託長沙、西安、印度等多地的工業園佈局,公司的組裝規模不斷增長,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期間出貨量已經達到歷史的新高,同比增長50%以上。

在玻璃、金屬、塑膠、陶瓷等零部件領域,我們持續加強在安卓市場的領導地位,主力供應了17款新發布的旗艦基礎的結構件,但是因爲高端手機的市場份額銷量不是太理想,所以整個零部件的收入沒有實現預期的同比增長。

集團高度重視北美大客戶的業務,通過內部培養招聘,公司組建了強大的研發工程製造質量銷售團隊,目前儲備了5000名以上的工程技術人員,同時在深圳、惠州、中山,還有海外多地的佈局的工業園,爲客戶會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上半年零部件業務和組裝業務出貨量都呈現了大幅的增長,全新結構件業務也導入量產,核心產品的組裝業務出貨量大幅增長,整體收入達到了新的高度。不僅如此,集團在品質保障、量產交付自動化解決方案等方面表現優於同行,也在更多新項目上成爲主力供應商和NPI供應商,目前集團的金屬、玻璃、陶瓷、塑膠、整機組裝等所有產品均已得到北美大客戶的認證和認可,並在客戶核心的產品線實現了大批量的生產和交付,爲集團持續加強與客戶的戰略合作深度、持續挖掘業務潛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新型智能產品方面,智能家居、遊戲硬件及無人機等代表產品出貨量持續增加。集團爲海外掃地機器人領域的領導品牌提供研發、零部件組裝一條龍的服務,業務合作在加深,同時海外工廠也啓動了量產,市場份額進一步會提升。

在無人機領域,公司與行業龍頭客戶達成了戰略合作,成爲其最主要的合作夥伴。在消費無人機、行業無人機和農業無人機等三大產品線展開深度合作,提供零件+組裝的一體化服務。

遊戲硬件業務方面,集團與海內外多家客戶展開合作,不斷引入新產品,出貨量增加,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電子霧化市場成長的潛力巨大,近三年以來,集團高度重視,投入了600多名研發人員,投資數億元完成了電子霧化產業的佈局,依託垂直整合的能力以及領先的研發和製造優勢,集團開發的電子霧化產品不僅具有比亞迪電子的特色,還擁有了全套自主知識產權,與市場上的同類產品相比,具有品質優勢、成本優勢和規模化量產的優勢。目前我們正積極的跟國內外十幾家電子霧化客戶展開合作,近期將開始批量供貨,爲未來業務增長提供新動能。技術爲王,創新爲本,爲了開發出優秀的電子化產品,集團在多個研發中心調集工程技術人員成立的龐大的研發隊伍,覆蓋了基礎理論、產品設計、材料、生產工藝、自動化智能化、測試評價等多個領域

汽車智能方面,受益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公司多媒體中控系統的出貨量大幅增加,爲外部客戶品牌的供貨也在快速的成長。另外集團的4G通信模塊出貨量也在保持着增長。

未來展望

智能手機和筆電業務方面,公司將持續加強戰略合作關係,提供零配件+組裝的垂直整合服務,深耕大客戶的業務。安卓客戶方面,將堅持創新的進行研發,鞏固加強在金屬,玻璃,陶瓷等零部件領域的領導地位,同時着力中高端安卓智能手機的組裝業務,不斷提升業務份額。北美大客戶方面,我們將積極配合客戶的發展需求,在國內和海外佈局新的生產基地,同時通過研發和NPI能力爲客戶創造更多價值,與客戶的戰略合作關係持續深化。在提升現有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開發全新的零部件和組裝項目,把業務規模做大。

新興業務方面,在智能家居、無人機、遊戲硬件、智能POS機等領域,不斷提升現有業務份額,並導入新客戶;積極佈局電子霧化、機器人、服務器等全新業務領域,儲備業務新增長點,加熱不燃燒產品上已與國內外十幾家的客戶展開合作,全新的ODM產品開發即將收尾,趨於量產階段,將對業務發展有較大推動,日產300萬的煙彈產能近期將開始批量供貨。

汽車智能化方面,多媒體中控系統方面,將持續導入海內外汽車品牌客戶並積極投入研發,汽車網聯化發展將推動4G模塊出貨量持續增長,5G通信模塊、T-BOX產品也將成爲未來業務增長亮點,集團也將推進域控制器業務的發展。

Q&A

Q:智能產品曾經業績指引說2025年會做到500-600億規模,這個目標實現路徑?各個業務貢獻比例?

A:①目前佔比最高的是遊戲硬件和運算相關的產品,包括英偉達、EVGA、國內的七彩虹、商科、華碩、雷蛇專業遊戲筆記本等客戶,目前佔比較大,達到大幾十億的規模,未來很有機會做到百億規模,其中最有擔當的客戶是英偉達,隨着英偉達業務的發展,公司也不只是和他們在遊戲領域合作,同時還有汽車領域和服務器領域,爲未來也會有很好的合作。

②無人機和機器人業務,去年我們和無人機行業龍頭客戶進行合作,目前是他們最高等級的戰略合作夥伴,公司的產品覆蓋主要的三大產品線:消費無人機(50%以上)、行業無人機(獨家供應)、農業無人機(獨家供應)。未來將整體保持30%左右的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是農業無人機板塊,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應用都非常廣闊,能夠50%甚至翻倍的增速,這個板塊也是有可能做到百億規模。

③掃地機器人領域,與大客戶irobot的合作超過10年,目前除了零部件和組裝,還涉及聯合開發設計,未來伴隨客戶的發展,也有可能做到大幾十億。

④安卓、windows智能POS機領域,目前國內的商米、阿裏下面的事業部、美國的惠普等客戶,目前以臺式POS機爲主,未來手持POS機也會導入,未來能夠做到幾十億的規模。

⑤電子霧化領域,今年都可能做到100+億,目前行業增長較快,國內政策今年也許會發布;海外發展趨勢很明確,勢頭較好。目前行業滲透率還較低(5%不到),未來增長空間很大,目前公司投入、佈局、專利規劃都很關注。

 

Q:CAPEX指引?產品線和產能規劃?重心?

A:①未來3-5年,集中精力攻佔北美大客戶,因爲規模大、相對來講收益較好。從去年開始,第一個核心產品投入量產,他們3-4個核心產品我們爭取做到2-3個,而且組裝和結構件都要爭取按照計劃做強做大。②新興智能產品上,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投入很多資源。③汽車電子,不僅配合公司新能源車、智能駕駛,而且要積極拓展與其他品牌的合作,目前已經進展了幾家。④電子煙,目前公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量產能力,加上研發設計,爭取應用在電子煙領域,發揮優勢。

 

Q:業務佈局較多,核心競爭力在哪裏

A:多年來,堅持技術,堅持大量投入研發開發。

硬件方面:強大的材料研究能力、強大的模組製造能力、設備製造能力、模組的自動化能力

軟件方面:99年就開始招收人才、近幾年和國內外大客戶的合作關係

 

Q:Q2缺芯情況嚴重,全年北美大客戶和安卓客戶出貨預期是否會改變? 新興業務(遊戲、車載等)預期是否改變?

A:上半年影響較大,Q3也沒有恢復回來,預計Q4會有大的好轉。今年雖然受到缺芯的影響,但是公司整個業務還在增長,主要因爲公司涉及業務較多,個別客戶產品線和份額較大,小米淨增長也較多。新興智能產品和汽車電子增長都較多,總體來講,下半年預期將比上半年有所緩和,芯片供應有了一段時間的準備期,將比上半年有所增加,公司將發揮快速響應能力和快速大量製造、交付能力,爭取達到業績預期。

 

Q: 看到Q2毛利率一個點的環比提升,預計下半年北美大客戶配套率(金屬、玻璃)的提升水平?下半年的毛利率趨勢?

A:下半年結構件的量將有所增加,毛利率將有所改善。

金屬、玻璃、陶瓷主要是用於中高端旗艦機,若銷售達不到預期,我們也會受很大影響。

 

Q:毛利潤部分(不考慮口罩部分)的變化?

A:同期相比,主營業務(金屬、玻璃、組裝)毛利率比較穩定,三大業務板塊(智能手機PC、新興產品、汽車)整體貢獻也比去年更好,是歷史同期最好的水平。上半年,醫療防護部分比去年相比減少較多,所以數據上來看下滑較多,但是三大主營業務的獲利水平都穩定,毛利、淨利都有增長。

 

Q:蘋果組裝量提升較大,但是毛利潤沒有太大變化,原因?

A:整個行業面臨缺芯的挑戰,對於亞迪電子來講,上半年無論產能還是業務佈局,都是業務上升的階段,上半年缺芯的情況公司有所預期但是缺芯程度比預期更嚴重,A客戶所有零部件都已導入量產,整體配套也會提升,下半年預期將會看到更多的改善和增長

 

Q:零部件上半年有所倒退,金屬、玻璃、陶瓷具體哪個倒退較多?

A:零部件YoY減少17個點左右,主要是金屬和塑膠,因爲安卓領域大客戶三星、華爲,華爲由於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對我們的市場端也是一個消化的過程,對金屬產生直接影響。塑膠也與華爲客戶有所關係。缺芯對於公司的影響體現在挺多業務上。

 

Q:領導層提到今年上半年零部件的倒退是由於高端機銷量下滑,價格方面是否有壓力?北美大客戶未來營收中零部件和營收佔比的規劃?

A:價格基本持平,因爲原材料在漲,安卓手機Q2較少,Q3現在在提升,預計Q4會有較大提升(春節)

五年後規劃:蘋果組裝和結構件業務,目前兩個業務齊頭並進,五年後預期規模相當。

 

Q:今年北美大客戶導入和收入的提升有多少是一次性的費用和投入?未來達產後,利潤率水平與原本ODM相比是否會變化?

A:今年上半年缺芯影響,北美大客戶的業務也沒有例外,所以在毛利上承壓。我們對客戶的投入較大,相信未來隨着市場恢復、訂單和份額的增長,毛利率還有提升的空間,我們認爲今年的壓力還是短期市場和行業的影響,未來改善空間很大。而且比亞迪電子對於A客戶來講,相比臺系是比較新的合作夥伴,但是自動化、智能化可能是做的最好的,無論是金屬、玻璃還是組裝,都投入大量資源,客戶反饋非常認可,和同行相比是很優秀的,未來有信心在產品上毛利改善。

 

Q:電子霧化什麼時候量產?下一步是否有新的產品線佈局?

A:對這個產品比較慎重,電子霧化產品主要是對內佈局,想要有特色,包括成本優勢、自動化量產方面精雕細琢,市場上現有的產品的不好體驗我們進行了優化,我們作爲後來者需要有創新。目前十幾家客戶已經開發完畢,海外客戶也在積極開發。公司對產能很有信心,不着眼於今年,但是明年後年會有很大回報。

 

Q:電子霧化產品北美認證進度?未來在各個地區是否會拓展?如何看待除了北美地區的進入壁壘?

A:PMTA目前已經有團隊在做研究,未來還取決於與客戶的進一步探討。由於疫情,不能做審廠,而審廠是PMTA通過的必要環節,目前在19年左右提交的都是未通過的狀態;除了美國以外,沒有PMTA硬性要求,對我們的產品導入應該沒有任何影響。

 

Q:霧化電子煙客戶目前都還是國內客戶,目前電子煙的政策懸而未決,公司爲何如此樂觀?

A:總結來說:品質保障、成本優勢、快速量產能力。

公司的量產能力很強,產能很有信心(一天幾百萬個),產線自己設計和製造,成本方面節約,就是利用集團自身多年積累;另外產能很靈活,國內國外都可以佈局,不需要再培訓當地工程師;品質也有保障,客戶服務意識強。政策標準制定越高越嚴苛,反而對公司越有優勢。只要國內有市場,公司就有信心。

 

Q:HNB國內外客戶?

A:國外已經與市場份額很大的一個客戶已經開始合作,已經佈局設計幾款聯合產品。客戶看重公司的整合一體化能力、專業化能力、自動化製造、全球基地供貨能力,所以很看順利,很快開始合作。

 

4)汽車業務具體

Q:汽車業務公司長期規劃?主要供比亞迪車型還是供應其他客戶?

A:目前和母公司比亞迪主要是供應多媒體中控系統(4G/5G通信模塊、T-BOX),未來域控制器將與外部客戶進行合作,5G模塊去年已經開始開發,最快一個項目預計今年年底能夠出貨,汽車業務主要是代工的角色,與海外的大陸電子、哈曼,4G模塊前年開始量產,去年爬坡,今年將持續爬坡,所以車載相關業務今年會有一個較大增量,這個增量未來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車載級零配件等的要求與消費級完全不同,因爲都要求車規級、工業級,生產工業要求也很高,奔馳、寶馬都指派特定第三方來審覈,5G模塊今年已經定點幾個大的項目,包括前面提到的客戶,高端車型預計明年開始就會配套5G通訊模塊,這裏面公司拿到的市場份額還是不錯的,所以4G/5G通信模塊未來還會持續增長。通訊模塊與T-BOX密切相關,T-BOX目前也在和客戶推進,希望未來能有所增長。

 

Q:醫療相關產品,口罩需求下降後,未來佈局?

A:對這塊業務更多是培育,目前自研一部分,同時也配合外部醫療機構、醫療設備廠商佈局一些相關業務,整體業務體量還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能做到汽車等業務的規模。

當然在一些其他新興領域,比如機器人相關、服務器數據中心等領域,公司也在有所佈局。公司希望儲備未來3-5年能推動公司增長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