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金川國際(2362.HK)一季度多項增長超預期,Musonoi項目突破助推價值釋放

格隆匯 05-11 11:30

日前,在港上市的領先的海外銅鈷礦業平台金川國際發佈了一季度未經審核的營運情況。

據公吿所示,金川國際一季度總收入約3.06億美元,同比增加約83.91%,高速增長勢頭不改。

一季度總收入增長遠超行業平均表現,Musonoi項目突破首度打開重估窗口

據公吿所示,金川國際的採礦業務收入,從1.509億美元躍升至1.801億美元。其中,第一季度公司在銅、鈷銷售中分別錄得收入分別約為1.38億美元及4172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分別增加約14%及42%。

此外,金川國際的外部採購礦產品及金屬產品貿易業務產生的收入約為1.25億美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約723%。

結合量價來分析,第一季度,公司的採礦業務出售銅1.51萬噸,同比增加約6%,及出售鈷843噸,同比增加約22%。價格方面,根據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平均基準價,及金屬導報的鈷平均基準價,一季度分別約為每噸9,985美元及每磅35.5美元,同比上升18%及66%。

因此可得,金川國際Q1收入實現大幅增長,依然來自於其量價雙輪驅動主線,繼上一季度或2021年全年保持一貫的核心邏輯。

值得留意的是,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總收入錄得大幅增長,高於行業同期表現,為本年業績再創績奠定了堅實基礎。

較好的開局成績,也使得投資者對公司接下來的發展及增長點逐漸產生了更大的預期

比如,公司位於剛果(金)的重點項目Musonoi項目,近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Musonoi銅鈷礦項目完成氧化礦試回採,據悉公司於今年截至5月3日已採出3455噸氧化礦礦石,通過對該批礦石樣品進行化驗分析,結果顯示鈷品位接近2%,高品位礦牀特徵得到了驗證,至此,公司在項目礦體上部氧化礦回採的相關工程已全面完成,標誌着Musonoi項目建設進入到了基建與生產並行階段。

從項目進程推進的階段來判斷,距離Musonoi銅鈷礦項目投產的日子已越來越近,正常達產後,預期可年產約3.8 萬噸銅及約7400噸鈷,這將為公司未來數年業績增長帶來巨大的支撐。

站在投資角度,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金川Musonoi銅鈷礦的總儲量為60.6萬噸銅及17.4萬噸鈷,屬於稀缺的成本具有可比競爭優勢的超大型高品位銅鈷礦山。

隨着Musonoi銅鈷礦項目完成氧化礦試回採,獲得結果驗證,將有助極大增強市場對這一塊擁有巨大潛在價值的銅鈷礦資產重估,這次的重估在過往是從未有過的。站在Q1公佈運營數據的時點,以及試回採結果公佈之際,筆者判斷,金川Musonoi銅鈷礦長期價值重估之“窗口”已經被打開。

短期金銅比維持穩定,長期仍看供給端,挖掘成長型銅企的關鍵線索

地緣政治衝突導致海外需求減弱、訂單減少、經濟增長趨緩或已逐漸浮現出來,德國3月份工業訂單降幅大於預期,美國一季度GDP轉入負增長,新公佈的中國4月官方和財新制造業PMI亦創2020年 3月以來新低。

短期來説,市場普遍擔憂歐美央行收緊流動性或將對銅價表現帶來壓力,LME(3M)銅的報價暫維持在一萬美元之下,庫存隨此有所提升,公開數據顯示,3月COMEX 銅庫存、 LME 銅庫存和上海保税區銅庫存均有所上行。

雖然地緣政治衝突難免會對全球銅的供應帶來擾動,而“滯漲”帶來潛在風險則可能會進一步拖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但隨着全球供應鏈的恢復,上游礦區及主要經濟體各大重要城市的疫情得到控制,社會活動和生產重回正軌,那麼迎接我們的或將是銅供應恢復和銅需求暢順的好日子。

景氣再臨距離我們或並不遙遠,銅行業無需悲觀

站在一個較為獨特的角度去看銅價。

當前,金銅比正處於自2018年以來的相對低位,若按2010年以來金銅比所處分位數來考慮,當前處餘0.25分位附近,該指標持續創新低的可能性不大,在多國經濟處於滯漲邊緣的風險背景下,黃金有機會繼續在高位保持強勢,促進復甦的經濟預期和政策舉措,則有機會令到黃金和銅走勢維持步調一致的情況,據此可預期金銅比繼續在窄幅區域波動。

簡單而言,黃金不跌,銅價則有望繼續保持,若然黃金漲,銅則跟隨會顯得強勢

這樣的背景為銅企提供了價格相對穩定的、位置相對高企的良好出貨環境。

在這個區間更有必要關注銅產量、銷售量或營收方面,能夠出現提升潛力的企業,這類企業,筆者認為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而拉長時間維度來研究,據Mining.com網站報道,英國商品研究所(CRU)分析師預計,到2030 年全球銅缺口將達到每年470萬噸,為此,世界銅工業需要投資1000 多億美元建設礦山。

從該則消息可分析到,客觀來看,銅供給端的長期制約仍會是行業關注的重點方向。

首先,供給比需求的波動性似乎更加低,一段時間來看供給變動的方向性更為清晰明確,供給端研究確定性相對較優,比如在碳中和時代,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使得銅使用的量大大超過此前任一輪的經濟週期和產業革命所能遇見的,因此,銅未來大有可為已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其次,供給端出現突發事件的概率較高,往往供給端發生的突發事件,帶來的是供需緊張預期,對價格大概率形成利好支撐,比如礦場工人及港口工人罷工事件、礦場關停等意外產業事件衝擊。

最後,供給端的維持和開發,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或基礎設施設備的更新,長期來看,行業集中度趨於上升,頭部企業格局穩定,腰部中型企業向上發展彈性較大,排位的更替取決於上游礦企能否每年靠穩定的業務與現金流創造能力來維持龐大的資本開支,這一點最終決定了其是否擁有實力持續鞏固自身在上游產量和儲量的優勢位置,筆者認為,這一標準理應成為挖掘成長型銅企的關鍵線索之一。

總的來看,金川國際在今年一季度總收入增長遠超行業平均表現,銅的產量、銷量維持着正常的輸出,鈷的產量、銷量有了更加明顯增長,銅鈷採礦業務互為補充、支持,共同為公司全年維持良好增長及充沛現金流打下良好基礎,也為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持續提升打好根基。

隨着Musonoi項目進程的加快,該公司距離新一輪高速成長階段的入口也會越來越近。筆者認為,這樣的金川國際是值得投資者去重新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