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房地產:探索房住不炒與因城施策的新邊界

格隆匯 03-10 13:28

本文來自: 天風研究,作者:天風地產韓笑團隊

核心觀點

2022年政府工作報吿針對房地產提出:“繼續保障好羣眾住房需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併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本輪穩需求更多依靠地方自下而上託底。剛性需求底層支撐,改善需求梯度置換。行業新發展模式與市場化出清共存。把握政策結構性寬鬆的 beta 與收併購的 alpha。持續推薦:1)優質龍頭:金地集團、保利發展、萬科 A、龍湖集團、招商蛇口等;2)優質成長:金科股份、新城控股、旭輝控股等;3)優質物管:碧桂園服務、招商積餘、保利物業、旭輝永升服務等。

風險提示:行業信用風險蔓延;行業銷售下行週期開始;行政調控保持高壓,房地產税試點力度超預期

正文


2022年政府工作報吿針對房地產提出:“繼續保障好羣眾住房需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併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1. 本輪穩需求更多依靠地方自下而上託底

近期鄭州率先在地方層面實現限購限貸的自主性突破之後,更多的三四線城市商貸、公積金在限購限貸限售層面進行跟進調整。我們認為在行業基本面和房企信用面預期快速惡化的階段(2月百強房企銷售金額同比-46.3%,增速較1月-6.2pct,連續8個月下滑;信用層面,2021年以來境內外違約及評級下調的百億以上房企資產規模合計16.77萬億,佔2020年行業總資產比重15.8%),中央層面地產調控的連續性、穩定性與地方層面因城施策的趨勢性放鬆並不衝突,地方城市需要根據當期基本面的非理性變化做出更多合理調整,並且適度打破此前限購限貸不敢輕易放鬆的邊界,通過自下而上的地方託底緩解基本面過快下行的壓力。

2. 剛性需求底層支撐,改善需求梯度置換

我們認為傳統的行政調控能夠有效識別首置剛需,但是難以精準區分投資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行業快速上行階段,傳統限貸政策可能會對合理改善性需求造成一定誤傷,尤其是認房認貸標準的嚴格認定,不排除更多城市跟進調整釋放改善性需求彈性。此外,隨着地方首套首付比例下調,銀保監會、央行對新市民住房金融服務支持力度提升(《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商業銀行因城施策執行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滿足新市民合理購房信貸需求;提升新市民住房公積金服務水平;優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務等),通過剛需底層支撐和改善梯度置換有望激活市場成交意願,帶動基本面預期改善。

3. 行業新發展模式與市場化出清共存

我們認為新的發展模式包括:1)引導房企擺脱高槓杆、高週轉、規模導向的粗放發展模式,參與推動新型城鎮化的高質量發展和存量物業運營改造;2)建立多渠道供應的市場機制,完善租賃市場建設,通過需求分流引導市場預期的合理迴歸。保障性住房的需求空間難以完全承接行業產能的轉向,傳統開發銷售模式依然面臨中短期市場化出清的壓力,我們堅持認為在需求穩定的前提之下,供給側改革和市場化收併購仍將是政策解決問題的主要路徑,但是需要行業需求穩定的大前提。

4. 把握政策結構性寬鬆的beta與收併購的alpha

行業數據的量變能否引發政策的質變有待進一步觀察,地產調控的系統性放鬆取決於行業基本面、信用面以及宏觀層面穩增長對地產的階段性訴求。隨着房住不炒與因城施策新的政策邊界形成,地方政策有望在新一輪託底週期中發揮更大作用。投資建議:未來行業beta取決於行業結構調整、產能出清節奏和政策託底力度;alpha在於收併購對重點房企資產負債表和利潤率的修復、逆週期加槓桿的精準度、圍繞住房場景價值的長期挖掘。持續推薦:1)優質龍頭:金地集團、保利發展、萬科 A、龍湖集團、招商蛇口等;2)優質成長:金科股份、新城控股、旭輝控股等;3)優質物管:碧桂園服務、招商積餘、保利物業、旭輝永升服務等。

報吿來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報吿發布時間:2022年3月5日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佈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吿的發佈平台,所發佈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的報吿為準。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吿當日或發佈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