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海外需求方興未艾,風電出口迎來機遇

格隆匯 07-04 09:06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 作者:華鵬偉 林劼

在俄烏衝突帶來全球能源危機背景下,海外各國加速能源轉型升級,提升風電裝機目標,海外風電中長期市場增量空間巨大,對全球產業鏈需求拉動強勁。當前,海外風電供應鏈擾動,在擴產增速緩慢帶來需求外溢的契機下,疊加海外大型化和深遠海趨勢加速帶來的出海業務相對溢價和盈利優勢,國內風電主機廠和零部件廠商迎來出海業務戰略機遇期。建議把握海外風電發展趨勢合理佈局,綜合梳理兩條投資主線:一、零部件環節:聚焦具備海外客户合作基礎、產能提前佈局等先發優勢的頭部企業;二、主機廠環節:看好具備大兆瓦產品和製造成本優勢的優質整機廠,通過優化“雙海”結構,穿越盈利低谷,強化長期成長性和競爭力。

術與政策強驅動,海外風電需求強勁。

海外風機大型化趨勢明確,14-15MW機型有望批量化部署,疊加深遠海趨勢加速,技術驅動帶來效率提升,風機價格在世界範圍內持續下降,投資經濟性顯著增強,刺激海外業主的裝機需求。同時,考慮到俄烏戰爭加速歐洲能源結構轉型,歐洲各國紛紛上調新能源規劃目標,以及美國、亞太地區出台政策大力推進本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預計2021-25年海外年均風電新增裝機將達49GW,2026-2030年均新增裝機約94GW,其中2021-2025年海外海上風電預計年均新增裝機約7.4GW,至2025年新增裝機規模或達15GW,對應CAGR約為38%。此外,預計2026-30年海外海上風電裝機增長將明顯加速,年均裝機約28GW,以實現2030年累計裝機目標近210GW。

風電供應鏈擾動,行業供需格局趨緊。

主機廠:由於海外供應鏈受能源、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擾動,大量風電項目延期,海外主機廠巨頭新增風電裝機規模整體先升後降,在手訂單規模逐年減少。

海纜:歐洲海纜產業鏈完備,頭部企業格局集中,CR4份額提升至100%。受益於海風需求爆發,預計2023-2025年海外海纜行業需求價值量將分別達155/175/238億元,對應2022-2025年海外海纜行業需求CAGR達25%,市場空間廣闊或將帶來訂單外溢。

樁基:隨着海外風機大型化升級,深遠海趨勢加速,水深增加將帶動樁基單位用量持續增長,預計2023-2025年全球海風樁基總需求將達288/400/735萬噸,海外樁基總需求將達126/120/315萬噸,對應2022-2025年CAGR為74%。受限於供應鏈瓶頸,2023-2025年海外樁基本土供需比分別為0.63/0.86/0.48,供給趨緊進一步打開外需窗口。

政策趨緩+成本優勢,國產出海機遇已至。

歐洲的反傾銷政策較美國明顯更為緩和,從成本端看,受俄烏危機影響,歐美鋼材價格高於中國,且中國人力成本優勢顯著,具備產品性價比優勢的大兆瓦零部件有望受益於海外需求增長迎來進一步放量。

零部件方面:國內零部件廠商包括樁基、海纜等企業加快產能擴張,預計2023年海風樁基供給或逐步趨緊,噸盈利有望穩步修復,2024年起,國內龍頭新增歐洲海纜訂單將快速放量。

主機廠方面:國內海上風機價格或進一步下行,整機盈利仍將承壓,但是伴隨着國內主機廠“雙海”業務結構優化,助力整機龍頭穿越盈利低谷,逐步脱穎而出。

風險因素:

進出口政策波動風險;全球海上風電裝機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相關國家or我國外匯政策變動及外匯匯率波動風險;技術進步速度和成本下降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建議把握風電行業發展趨勢,佈局具有出海潛力的零部件和整機廠環節:

零部件環節方面,在海外風電供應鏈擾動,擴產增速緩慢帶來需求外溢的契機下,海外零部件供應鏈轉移將利好具備海外客户合作基礎、產能提前佈局等先發優勢的頭部企業;

主機廠方面:看好具備大兆瓦產品和製造成本優勢的優質整機廠,通過優化“雙海”結構,以量補價,鞏固份額,穿越盈利低谷,強化長期成長性和競爭力。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已於2023年7月3日發佈的《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海外市場系列報吿2&風電系列報吿5-海外需求方興未艾,風電出口迎來機遇》報吿,分析師:華鵬偉S1010521010007;林劼S1010519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