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東嶽集團近期交流紀要

uSMART盈立智投 10-12 15:26

交流要點

1.已完成2000噸PVDF的技術改造,合計產能達1.2萬噸。目前未找到PVDF的替代品,雙碳背景下,利好具有研發和穩定產業鏈的頭部企業。

2.東嶽生產和經營均達到歷史最佳,股票處於安全狀態。東嶽調整生產計劃、部分原材料的生產和負荷以減小限電限產的影響。

3.東嶽領先市場併購工業硅項目,基金持有工業硅項目82%。目前市場供不應求,且下遊企業對工業硅的高價格接受程度較高,盈利非常可觀。

公司近期情況介紹

公司向新華聯確認,近期持有的東嶽股票會處於安全的狀態,未來也不存在被強平的可能,減持是爲了解決近期的資金需要,不會不計市場的情況去減持。

東嶽集團目前生產和經營情況處在歷史最好水平。公司的資金、效益、資產結構、未來發展和項目儲備、項目研發都是處在歷史最好的情況。9月份的業績是非常亮眼的。對四季度和明年非常有信心。公司認爲在雙碳的背景下,國家對安全環保的要求下,外部產能釋放的非常緩慢,存量產能能不能開好也是個問題,非常利好公司等頭部企業。

PVDF在電池的替代問題,公司認爲即使市場炒作PVDF的替代品,短期也不會成功的。公司鋰電PVDF經過了長時間的驗證,即使有替代也會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市場忽略了公司併購工業硅項目的意義,未來工業硅是有機硅和多晶硅釋放產能的瓶頸,工業硅從1.5W漲到7.5-8.5W,目前供不應求,工業硅新批產能在2021年沒有企業是能做到的,在市場雙碳要求下,未來也是不確定的。市場沒有認識到公司在國慶期間併購工業硅項目的重要意義,公司完成之後可以完全爲公司有機硅項目配套。後期工業硅的項目對公司的業績貢獻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有機硅和工業硅的下遊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工業硅的高價格對下遊來講,可以承受的程度是比較高的。

公司的募投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只有頭部企業才能享受到友好的政策環境。

Q&A

Q:公司股東股權凍結的情況?有一部分港股通接到窗口指導被動賣出的情況?

A:新華聯近期沒有繼續大量減持的計劃,公司股權也沒有質押和凍結的問題,即使如果後期有進一步的處理,也不會有被動減持的情況,是比較安全的。內資機構被動賣出的情況公司不瞭解。

Q:如果股東本身有流動性風險的話,無法減持其他股票,會否繼續減持公司股票?

A:股東的減持爲公司股票的流動性提供了條件。

Q:PVDF的替代問題,替代PVDF的產品和技術?進展情況?

A:PVDF的總工看法,目前還沒有看到合適的產品能夠替代鋰電級的PVDF。

Q:三季度經營有沒有受到限電的影響?

A:集團整體上受到一定影響,集團調整了部分生產計劃,調整了部分原材料的生產和負荷,改爲外購部分原材料,成本有部分影響,比較輕微。

Q:PVDF的近期報價調整情況?

A:142b目前報價15萬左右,PVDF大概30萬左右。目前市場上PVDF很多廠家已經停止報價。公司PVDF產品的價格差別不大,大概1-2萬左右。公司對大客戶報價按月調整,小客戶報價按照市場隨時調整。

Q:製冷劑的情況和出口訂單?

A:近期製冷劑行情向好,國內三代製冷劑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無法預期未來的高度。公司會按照自己的情況穩定經營,爭取理想的配額。

Q:2500噸的PVDF技改項目,完成之後鋰電級的產能?

A:公司之前的技改是擴建了2000噸,目前已經能夠生產,合計1.2萬噸的產能。鋰電PVDF的佔比沒有固定的說法,理論上不同的牌號之間是可以轉化的,公司預計2021年鋰電級產品佔比25-30%。後期鋰電產能的釋放還是要看具體的市場採購情況,目前仍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公司會根據四季度的需求來確定不同牌號的生產。

公司2000噸新產能投產之後,R142b不需要外採,仍爲全部自己供應。公司原來有2萬噸142b用來PVDF的生產,目前大概2萬噸稍多一些。

Q:工業硅項目:什麼時候開始並表?

A:目前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公司目前以資金的形式已經完成投入,目前工業硅項目仍屬於成立的基金。公司是有限合夥人,不是控制人。目前已經通過增資的方式投資了上述基金,未來收購基金的方式和價格尚未確定。目前13萬噸的工業硅產能,明後年工業硅項目可以擴產到23萬噸的產能,會將工業硅以市場價格均等的情況下優先供給東嶽硅材。

Q:如果股東有資金需求,按照市場的方式賣出,是否會有公告?

A:會申報,可以查閱。

Q:工業硅項目的併購基金,公司佔比89%,基金持有工業硅項目82%。未來會否擴大持股比例?

A:以增資的方式還是其他方式去做,目前還沒有確定。

Q:並表的話會放到哪項科目裏?

A:短期內沒有形成利潤。暫時不併表,具體財務科目,公司會確認一下。

Q:PVDF1萬噸的擴產,2000噸的技術改造。

A:2000噸的技術改造已經完成,1萬噸的擴產正在能評審批,PVDF耗能不高,預期沒問題。目前滿產,基本上1000噸/月。

Q:PTFE的價格已經從3萬多上漲到目前的五六萬,驅動原因是什麼?

A:2020年受到疫情和海外經濟形勢的影響,PTFE的景氣度非常差,價格水平非常低。回顧歷史,PTFE的價格基本上都在5-6萬噸,目前只是價格的回顧。PTFE在5G高頻通信和醫美等領域都有應用,後期對需求比價樂觀。PTFE的原材料成本大概佔了80%,1噸PTFE單耗R22的量1.7-1.8噸。公司自產的R22對外銷售價格大概1.6-1.8W。公司R22自產,如果看合併的利潤,PTFE的成本實際更低一些。

Q:工業硅項目的報價和估值?

A:公司已經公告總投資1.5億,持基金僅份額82%,具體的估值情況不瞭解。工業硅項目在四川樂山,大部分用自己的水電。

Q:工業硅項目沒有放在東嶽硅材,未來賣給東嶽硅材的價格?

A:按照市場價進行。目前13萬噸工業硅尚未對公司大批量供貨。新建的10萬噸工業硅項目正在建設,已經拿到環評。預計明年年底或者後年投產。

Q:公司對鋰電PVDF未來1-2年的價格判斷?

A:公司認爲價格會維持在高位,還在和下遊繼續談漲價的情況。目前市場需求比較景氣,如果鋰電廠家擴產的話,PVDF會繼續供不應求。雖然同行企業有PVDF的投產,但是能否用於鋰電仍需一定時間。公司對四季度和2022年的PVDF行情比較樂觀。PVDF對於公司來講,是不同的牌號,可以相互轉化,老裝置轉化起來比較麻煩,新裝置轉化起來是比較通暢的。

Q:1萬噸PVDF的進展?

A:目前能評還沒有批覆下來,公司認爲問題不大。預計2021年年內可以拿到批覈,年底開工,明年投產。公司計劃2022年底擴產的1萬噸投產,剩餘的3.5萬噸新產能預計到2025年完全投產。如果沒有142b的擴產,單純的擴PVDF的難度比較大。

Q:併購的工業硅項目,目前的利潤情況?

A:目前盈利非常可觀。

Q:10月3號的公告,公司對併購基金持有份額基金89%,具體的業務情況?公司注資1.5億的目標?

A:該基金的投資方向主要是公司的產業相關方向,不會偏移到其他業務領域。目前對東嶽硅材是否有供貨,尚不掌握具體情況。公司注資1.5億,除了併購工業硅項目之外,也會有其他標的的投資方向,公司有比較大的話語權。

Q:四季度的情況展望?

A:限電限產,對於公司來講,集團有個總的指標,公司可以在集團層面進行整體調整。

甲烷氯化物耗能比較多,佔了一半多的電力消耗,公司可以降低甲烷氯化物的負荷,減少對下遊產品的生產經營的影響。

山東省的四季度限產已經成了常規動作,有文件規定公司四季度不需要限產,但是具體情況還是要後期再觀察。公司新能源和新材料符合產業政策,公司在四季度和後期會爭取更多有利的政策支持。

Q:新增的1萬噸PVDF產能,是否已經有下遊的訂單需求?和大客戶的訂單的價格差異和價格調整?

A:公司的擴產經過了充分的研究和認證,目前下遊鋰電池廠家派駐人員到公司現場拿貨,追蹤公司的發貨情況。下遊廠家要求建議公司儘快擴能,公司認爲目前新建1萬噸偏保守,後期還會新建3.5萬噸產能。

價格差異:目前市場上主流的PVDF廠家已經停止報價。公司直接供給鋰電池廠家,和市場上的經銷商報價還是有些差異,比市場價稍微低一些。公司不會一味上擡鋰電PVDF的價格,會和下遊廠商協商定價。鋰電產品的價格上漲也會影響光伏等下遊的需求,公司會比較溫和平穩的調整PVDF的價格。

Q:PVDF不同牌號之間的切換問題?整體產能8萬噸,鋰電需求才1萬噸。

A:公司只需要調整設備、工藝和上下遊的配套即可完成,但是如果此前沒有鋰電PVDF的經驗,還是有比較大的困難。需要摸索配方。生產工藝上沒有一定的水平的話,無法生產出來合適分子量的PVDF,下遊鋰電池企業無法接受。另外一方面,鋰電PVDF的下遊認證需要較長的時間,下遊會考慮供應的穩定性,不會輕易更換PVDF供應商,公司經過了四五年的時間才進入到下遊用戶。

Q:PVDF的新建和擴產瓶頸?

A:最大的難點還是在於PVDF的本身生產技術壁壘,再就是原料142b的供應問題,以及環保安全的問題。公司目前3.3萬噸142b,其中2萬噸左右用來生產PVDF,公司還有2萬噸142b的擴產,但是因爲新建1萬噸的PVDF尚未拿到能評,所以目前尚未啓動2萬噸142b的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