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奈飛遭遇“生死劫”?

uSMART盈立智投 04-20 16:23

去年11月17日,奈飛股價突破700美元,創造歷史新高,彼時的“流媒體之王”何等意氣風發,華爾街各大機構一擁而上,Evercore ISI報出710美元的目標價,瑞信給出的目標價甚至高達740美元。

來源:奈飛

奈飛昨天美股盤後跌至259美元,總市值僅餘1547.7億美元。半年不到股價慘遭膝蓋斬,市值蒸發近1500億美元,其中有兩個關鍵的時間節點。

一是1月21日,奈飛股價暴跌21.8%。當天奈飛發佈了2021年第四季度業績,財報顯示當季淨增付費用戶828萬,低於公司業績指引中的850萬,和2020年同期的851萬。並且在財報中預計今年一季度付費用戶增加250萬,大幅低於分析師預期的626萬。

第二就是昨天,奈飛發佈2022年一季度財報,全球淨付費用戶減少了20萬,十一年來淨訂戶首次出現負增長,股價盤後應聲暴跌近26%,回到2018年底的水平。

一波3年長牛,短短5個月便抹去了全部漲幅,奈飛真的不行了?

1 瓶頸

具體來看昨天發佈的這份財報,奈飛在2022年一季度總營收爲78.7億美元,同比增9.8%,略遜於公司預期的79億美元或同比增10.3%,也不及市場預期的79.3億美元;淨利潤16億美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的17億美元下降6%。

全球訂閱用戶總數爲2.2億,相比去年同期增長6.7%。訂閱用戶淨減少20萬,大幅低於此前預期的增加200萬,是2011年來全球淨付費用戶首次爲負值。

分地區來看,一季度奈飛在拉美市場的付費淨用戶減少了40萬,核心的北美地區付費淨用戶減少60萬,訂戶下降幅度史上最大,亞太地區付費淨用戶新增109萬,是唯一淨增的市場。

奈飛在財報中預計,第二季度訂閱用戶將繼續淨減少200萬,原本的市場預期爲淨新增240萬。

明明去年四季度還新增訂閱付費用戶828萬,全年新增1820萬,怎麼今年突然就不行了?

影響因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宏觀方面的影響,包括俄烏戰爭爆發使得該公司在俄羅斯暫停服務和刪除所有俄羅斯付費會員的統計,這讓奈飛一季度付費淨用戶減少了70萬,也減緩了公司在中歐和東歐地區的業務。

另外,受宏觀經濟疲軟和提價因素影響,導致奈飛在拉美和北美市場用戶流失。

其次是共享賬號。以往被遊戲廠商深惡痛絕的“作弊”行爲如今輪到了流媒體公司來承受,根據奈飛的估計,全球有超過1億額外家庭與現有用戶共享賬號,其中光北美地區就有超過3000萬家庭在共享賬號。

最後是競爭加劇。奈飛在2007年轉型進入網絡視頻領域,此後在長達十幾年時間裏穩紮穩打,終於成爲當之無愧的全球“流媒體之王”。但在疫情之後,以往專注於院線電影的傳統製片廠來分流媒體蛋糕時,奈飛的王位看起來就不那麼穩當了。

具體分析這三方面因素,突發政治事件的影響畢竟有限,並且奈飛預計二季度訂閱用戶將繼續以10倍的幅度減少,輪不到俄羅斯人民來背鍋。

至於賬號共享,此前奈飛的家庭組訂戶允許添加最多兩名子賬戶,但需要額外支付約3美元。然而奈飛仍然飽受訂閱用戶將賬號密碼向家庭成員之外人士分享的困擾,因此從上月開始,在上調訂閱價格的同時,奈飛決定測試一項對用戶分享賬戶的行爲額外收費的新功能。

但說實話,除非奈飛像蘋果或任天堂一樣成爲一家硬件公司,否則賬號共享的問題恐怕仍然很難解決。以往快速的用戶增長掩蓋了這種問題,然而現在增長遇見了瓶頸。

所以說,如何在與傳統製片廠正面競爭時增加競爭力,纔是奈飛真正的當務之急。

2 競爭

2019年11月,迪士尼推出流媒體服務。一年半之後,Disney+、ESPN+和Hulu的訂閱用戶總數突破1.7億,與Netflix已然相去不遠。

今年一季度,單單Disney+的訂閱用戶就增長了1180萬,遠超Netflix曾創下的單季度增長828萬記錄。再加上ESPN+和Hulu,平臺整體新增訂閱用戶 1740 萬人,總計1.964億,離2億關口只差臨門一腳。

相比迪士尼,奈飛領先12年的經營與積累,幾無優勢可言。面對迪士尼+2024年底訂戶達到約2.5億的目標,也幾乎沒什麼還手之力,爲什麼?

此外,2月份派拉蒙公佈的2021年四季度業績顯示,旗下流媒體派拉蒙+在去年四季度增加逾700萬用戶,已經逼近奈飛的用戶增速。並上調業績指引,預計到2024年用戶數量將達到1億。

派拉蒙直到2021年6月才正式推出流媒體服務,目前已經擁有5600萬用戶。

受疫情影響傳統院線受到致命打擊,好萊塢傳統製片廠因此紛紛開展流媒體業務,並在訂閱用戶上以碾壓的姿態迅速增長,幾乎有“降維打擊”的效果。一方面是奈飛歷經多年發展多少遇到了瓶頸,另一方面,主要還是大製片廠們本身在內容方面的優勢。

這種優勢集中體現在傳統製片廠對IP的積累。比如迪士尼固定三四部的漫威電影“年貨”,以及擁有相當國民度的星戰、阿凡達,海盜、公主和動畫系列;派拉蒙的《星際迷航》、《變形金剛》、《終結者》和《碟中諜》等經典IP也可以在重啓後煥發活力;華納旗下的HBO Max更不用說,DC系列對標漫威,電影方面有《黑客帝國》、《哈利波特》,劇集方面有《權遊》、價值5億多美元的《生活大爆炸》和從奈飛手裏花4億多美元搶回來的《老友記》。

奈飛在流媒體領域是先行者和領跑者,但在電影行當和大製片廠們相比,在積累方面又沒什麼優勢了。奈飛是如何在疫情影響下的過去兩年中,仍舊以超出迪士尼們的速度增長的,現在想保持地位,並挽救用戶減少的頹勢,仍然要堅持自己的路線。

一是繼續走量,在保證足夠供應量的前提下不斷推出優質內容。

這點不用懷疑。2021年,Netflix在內容製作上的投入高達170億美元,全年推出70多部電影。反觀迪士尼,在內容製作上的投入只有20億美元,計劃推出的電影數量也只有23部。雖然先天條件弱勢,但奈飛從未改變“以量取勝,以質爲王“的策略,這是獨屬於它的基本盤

二是另闢蹊徑,找到新的增長點。“視頻遊戲”也許會是奈飛下一個潛在的增長引擎。去年11月宣佈進軍遊戲市場後,奈飛目前已經在遊戲平臺上線了五款手遊。

三是激活存量市場,主要是尚未完全開發的亞太和拉美等市場。

奈飛仍然在北美之外的地區有優勢,和好萊塢“將美國內容出口到海外”的模式相比,奈飛在全球不同地區開發“本地化”內容的模式更容易贏得市場。比如在中國買《水滸傳》、《三體》的版權,在日本開設東京都動畫製作基地,在韓國拍喪屍、在泰國拍靈異,在英國拍宮廷,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魷魚遊戲》的成功就是很好的啓發,不過,奈飛肯定需要更多的《魷魚遊戲》。

3 結語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經歷一季度業績的打擊之後,奈飛CEO和創始人之一裏德·哈斯廷斯表示,目前對有廣告的低價訂閱模式“非常開放”,希望能爲用戶提供更適合的服務。

在此之前,迪士尼已經宣佈將推出“Disney+”低價版,在該版本中會進行廣告插播。看來以往在國內廣受詬病的流媒體廣告,即便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北美也正在成爲大勢所趨,這或許會在不久之後成爲奈飛們新的增長點。

沒辦法,大環境如此。美股流動性氾濫之下的水漲船高,直接影響了奈飛過去幾年的股價躥升,如今美聯儲收水在即,面對美股即將到來的大回調,和或將出現的經濟下行趨勢,公司得首先考慮吃飯問題。

奈飛創始人Reed Has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