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國美零售(00493.HK)的“蟄伏”之道:直面寒冬,聚焦主業,擁抱盈利

格隆匯 08-22 15:35

2022年被視作最難的一年,不止是近三年疫情以來,甚至可能是近二十年來最艱難的時刻。

誠然,不論是經濟,還是社會,近年來都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世紀疫情大流行、國際局勢複雜動盪、地緣衝突不斷……

危機此起彼伏,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轉型“自救”大潮,“韌性成長”和降本增效成為關鍵詞,聚焦主業、修煉內功、構建長期競爭優勢成為共識。隨着最新的半年報相繼出爐,艱難和反轉一併成為常態。

零售行業龍頭逆勢再出大招,開啟戰略調整新階段

在這輪洗牌加速、秩序重構的新週期中,國美零售(00493.HK,以下簡稱“國美”)這家作為中國零售業近36年的行業龍頭,也在不斷求新求變。

近日,國美再出大招:公佈資產注入公吿,同時創始人黃光裕發佈2000餘字的公開信,表示將戰略聚焦主業、剝離虧損業務、追逐盈利的總體方針和計劃。

此刻,距離18個月承諾已期滿。對此,黃光裕也並未掩飾,“對執行的困難預料不足,加之疫情長時間擾動,導致現實與目標有一定差距。雖然團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很多關鍵節點也在逐步形成成果,如新模式店、共享共建供應鏈平台、娛樂化營銷等。但相比未能實現的18個月既定目標,就顯得遜色”

整體讀下來,言辭懇切,直面問題,且毫無躺平的意思:既有新目標,也有階段性計劃,務實的態度與決心可見一斑。

在公開信中,黃光裕提出未來三年實現“1+1+1”戰略發展目標,即2023年實現較高盈利並達到以往較高水平,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這也就意味着,今年很可能是國美零售積極轉向的一個經營拐點。

那麼,國美如何實現“復興”?或者説其強調的“蟄伏”之術又是什麼?在筆者看來,可以歸結為如下幾個方面的策略:

“寒冬”下,國美零售的“蟄伏”之道:減負、增質、重塑

1.“減負”:戰略聚焦,甩掉“包袱”

本次國美零售的重大經營從戰略層面而言是一次迴歸。

不論是公開信,還是同步披露的交易公吿,抑或是之後的分析師會議,國美零售方面都在強調,立足於垂類模式,聚焦主業,即家電、消費電子產品零售領域。

與此同時,公司也將與主業非關聯或虧損業務從上市公司中予以剝離、出售或停止發展。公司管理層表示,該部分虧損金額在二十億元以上,並預期在公司復牌之後,還可能會剝離少量業務,均對股東的權益有積極和正面影響的,也不涉及任何資產或者業務轉移。

顧名思義,戰略聚焦,利於資源集中於優勢領域,從而夯實基本盤;同時,剝離虧損業務,則可以直接改善盈利質量,並補充流動性。

2.“增質”:低價注入優質資產,創新多種盈利模式

如果將戰略聚焦,視為“減法”思維,那麼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盈利模式並注入優質資產便是“加法”思維。

一方面,在專注家電及電子零售主業的基礎上,國美零售將打造包括展(線下精品體驗)、銷(線上線下全渠道自營+共享型供應鏈)、家庭電子類產品一體化解決方案、泛家電延伸產品及增值服務(送裝、售後、延保、付費會員經營等)等在內的五類主要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改善資產結構,提高盈利水平;同時完善國美新零售的線上線下一體化佈局,並帶來一系列協同效應。例如,最新公吿披露的國美商都、湘江玖號以及安迅物流控制權等優質資產將注入上市公司體系內。

值得一提的是,據本次公吿介紹,關於上述兩項物業的權益,將在不攤薄中小股東權益和不增加上市公司現金壓力的前提下,以大幅優惠的價格將國美商都、湘江玖號兩處物業產權注入上市公司,從而大幅優化上市公司資產充足率,並增強融資能力。

另外,據分析師會議介紹,作為深耕大件物流35年的安迅物流,目前仍保持盈利,且預期未來五年的營收將保持20-40%的年複合增速,且淨利持續增長。

公司管理層分析認為,物流業務與上市公司主業高度協同高度相關,將安迅物流注入上市公司既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公司零售與物流業務的協同性,又對集團構建完整的供應鏈物流能力、提升供應鏈效率乃至企業整體運營都有極大的裨益。

此外,公司還將加強科技賦能,以提升全流程的消費體驗及運營效率。

3.“重塑”:優化門店結構,重構線下場景,推動店效提升

線下門店是新零售模式落地的根基,也是國美零售業務體系中的戰略性入口,毫無疑問是其將要發力的重心之一,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門店結構的優化線下場景的重塑

一方面,國美零售將通過關撤低效門店、新開大店、拓展加盟門店,全面優化全國門店網絡佈局,從而大幅減少公司虧損,提升盈利能力。據公司管理層透露,公司計劃關撤30%-35%的低效自營門店,本輪調整預計最晚將於10月底完成。

同時,公司擬改造或新開大約100家城市展廳型門店、繼續快速拓展加盟門店,以“自營+加盟”相結合的方式,維持對現有全國770多個城市的覆蓋。公司預期該門店虧損部分預計減虧金額約10-15億元。

另一方面,為了進一步提升門店經營效率,國美零售還將重新規劃線下場景,包括功能、品類、場景、人效等多個維度。

此外,國美方面還表示,將會進一步強化頭部品牌的深度合作,同時擴展腰部品牌的建設,有效提升庫存週轉效率。

據公司管理層透露,經過本次戰略調整,預計門店的坪效和人效將大幅提升40%-50%,毛利率提升3%左右,費用額大幅下降30%以上,庫存週轉率提升40-50%以上,經營現金流大幅正向提升,EBITDA實現大幅增長。

由上可見,國美零售的此次重大調整,涉及到業務、盈利模式、渠道及流程、供應鏈、組織架構和管理等諸多層面,核心在於降本增效,提升盈利水平,同時拓寬服務能力,將持續把握中國零售變革下的機會。

結語

從國美此次“大刀闊斧”的改革力度及目標的顆粒度,不難見出其力圖破局的決心和態度,同時也折射出國內經濟環境之嚴峻,企業經營之艱難,不言而喻,尤其是實體零售業,可説是處在一場面臨存亡抉擇的極限挑戰中。

不過,黑天鵝的出現,也加速了行業洗牌,長期更有利於龍頭髮展。國美可以説是中國零售業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豐碑級的存在,不論是品牌、渠道、供應鏈等稟賦都有深厚的積累,通過逆勢改革,聚焦主業,強化核心優勢,將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在眼下高風險的市場環境下,實現穩健發展。從長期而言,在消費導向及一系列助實政策支持下,國美零售經營向上有望逐步兑現。

最後,參考過往歷史數據,並結合公司設定的目標及披露的一些相關指引,包括毛利率及費用等核心指標潛在改善空間,對其未來對其未來幾年的業績進行簡單地毛估如下,主要針對營收和EBITDA如下: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注:除2021年數據之外,其他均為預估值)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疫情衝擊,基於保守估計,將2020-2022年收入複合增速設為5%左右,其中2022年由於疫情及資產重組等多因素影響,預期將會明顯收縮;而2023-2025年,假設國美零售戰略調整開始進入逐步兑現階段,給予其收入複合增速約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