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機構:ETF納入港股通符合大陸投資者配置需求

uSMART盈立智投 12-27 14:29

ETF或將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根據港交所官網公告,日前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及中登公司已就ETF作爲互聯互通標的達成共識。未來滬深港證券交易所及中登公司將對交易系統及相關條例進行相應調整,預計整個過程需要6個月左右。

來源:中金量化

香港市場ETF以權益型產品爲主。截止2021年12月24日,香港市場上市ETF產品數量爲247只,對應管理規模超2,000億港元。從產品投資類型來看,權益類ETF產品數量爲175只,其次爲另類和固定收益型產品,對應數量分別爲27只和26只。從產品規模看,權益類產品規模接近1,900億港元,佔比接近85%。

圖表:香港上市ETF產品數量分佈

資料來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圖表:香港上市ETF產品規模分佈

資料來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香港市場ETF產品爲境外市場配置提供更低廉渠道。從香港市場權益類產品投資地域分佈來看,ETF主要投資地域爲中國大陸市場以及香港市場。其中投資香港市場產品數量爲21只,對應管理規模爲1,287億港元,佔所有香港權益類ETF產品規模比例約68%。規模最大產品爲Tracker Fund of Hong Kong ETF(盈富基金),截止上週五產品管理規模爲995億港元。觀察其他投資港股市場ETF產品,可以發現恆生指數是主要跟蹤指數。目前中國大陸市場也有類似產品發行,主要以QDII或港股通等渠道進行投資,管理費基本在1%左右。而港股市場主要產品費用基本不足0.5%,盈富基金費率更是低至0.10%。

圖表:香港上市權益類產品數量分佈

資料來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圖表:香港上市權益類產品規模分佈

資料來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圖表:香港市場上市並以港股爲投資方向產品情況

資料來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爲A股投資者提供具有槓桿或反向交易屬性產品。在港股市場上市的27只另類ETF產品中,26只產品具備槓桿或反向交易屬性,而這類產品在A股市場目前並未發行。港股市場這類產品目前主要有三種,2倍槓桿、1倍反向和2倍反向。2倍槓桿產品數據及規模相對較多,分別爲11只與80億港元。

圖表:香港市場主要上市另類產品

資料來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圖表:另類ETF中槓桿及反向產品數量分佈

資料來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圖表:另類ETF中槓桿及反向產品規模分佈

資料來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ETF納入港股通符合目前大陸投資者配置需求。以半年度爲單位,我們分別統計了QDII產品中個人投資者佔比,可以發現近年QDII產品中個人投資者佔比穩步提升,2019年年底,個人投資者佔比僅爲30%,截止今年6月,個人投資者佔比已突破60%。自滬深港通開通以來,主動權益產品配置港股比例逐漸提升。截止今年6月,主動權益產品中配置港股比例已突破10%。假若未來ETF產品納入港股通標的,我們認爲香港市場相對低廉的產品費用及更多樣的產品類型將爲投資者提供更多資產配置渠道,也符合A股市場機構及個人投資者配置需求。

圖表:QDII產品個人投資者佔比穩步提升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主動產品配置港股比例已突破10%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全球:權益類ETF資金出現大幅淨流出

各類型產品:權益類ETF資金淨流入大幅流出。上週,全球權益類ETF產品資金淨流入由正轉負,大幅流出超240億美元,創下近半年最大單週資金淨流出。債券類ETF產品資金淨流入則小幅提升,上週淨流入由26億美元上升至67億美元。貨幣ETF產品同樣有所改善,資金淨流入0.9億美元。

圖表:過去半年每週全球各類ETF資金流入

資料來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2

主要市場:發達、新興市場股票ETF流向分化明顯。上週,發達市場與新興市場股票ETF資金淨流入變動方向分化,其中發達市場資金邊際淨流入量由600億美元大幅下降至299億美元,新興市場資金流則由此前流出5億美元上升至流入55億美元。債券ETF方面,發達市場債券ETF資金淨流入提升至65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券ETF資金流入爲2.56億美元。

圖表:發達市場/新興市場股票ETF資金流入/淨資產

資料來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2

圖表:發達市場/新興市場債券ETF資金流入/淨資產

資料來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2

風格及行業:大盤風格資金相對抗跌。1)風格:上週,全球市場在風格方面,大盤風格淨流出47億美元,中盤風格ETF資金淨流出101億美元,小盤風格ETF淨流出67億美元。2)行業:上週除醫療保健行業外,各行業均不同程度資金淨流出。其中上遊材料行業、中遊工業行業及下遊通訊行業在同類型中資金流出相對明顯。

圖表:上週行業ETF資金流入/淨資產(%, 全球)

資料來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2

國內:寬基類股票ETF延續大幅淨流入

市場規模:1)存量:截止2021年12月24日,國內股票型ETF規模合計9,590億元,其中寬基類產品規模爲4,708億元,行業主題產品規模爲4,564億元。2)市場格局:華夏、華泰柏瑞和易方達非貨幣ETF規模居於前三,管理規模分別達2,353億元、976億元和968億元,規模前十大公司市場份額穩定在80%左右。

圖表:國內股票ETF規模變化(按指數類別)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圖表:國內非權益ETF規模變化(按資產類別)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圖表:國內ETF管理規模前二十的基金公司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市場概況:上週國內非貨幣ETF整體資金大幅淨流入,流入金額181億元,其中股票型ETF淨流入顯著,爲157億元,跨境型ETF則淨流入25億元。股票型ETF中,寬基淨流入138億元,行業主題ETF則淨流入35億元;金融地產和醫藥行業淨流入相對領先,而TMT行業淨流出突出,上週淨流出13億元。

圖表:國內ETF資金淨流向與滬深300指數走勢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國內非貨幣ETF資金淨流量(按資產類別)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國內股票ETF資金淨流量(按指數類別)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國內行業主題ETF資金淨流量(按細分類別)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上週國內非貨幣ETF資金淨流入(出)前十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10,紅色表示流入(出)前十、金色表示流入(出)後十

產品動態:上週有11只ETF上市,本週將有9只ETF上市。

圖表:上週上市產品明細(ETF & LOF &場外指數基金)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10,紅色表示流入(出)前十、金色表示流入(出)後十

ETF重點關注:

我們認爲行業配置可以沿着以下主線:1)高景氣、中國具備競爭力或正在壯大的產業鏈:電動車產業鏈、科技硬件與軟件、半導體、部分製造業資本品等。2)泛消費行業:消費成長賽道可能在逐步進入調整尾聲,逐步佈局農林牧漁、消費、食品飲料等;3)部分估值合理、格局或成長性較好的週期等。綜合行業輪動模型12月份推薦行業爲煤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基礎化工、食品飲料、家電、有色金屬。因此,建議關注指數:930721.CSI CS智汽車(行業風險提示:產能風險、新產品風險)、000949.CSI 中證農業(行業風險提示:價格風險、極端天氣)、930708.CSI 中證有色(行業風險提示:供給風險、宏觀風險)、000928.SH 中證能源(行業風險提示:價格風險)、000986.SH 全指能源(行業風險提示:價格風險)、930697.CSI 家用電器(行業風險提示:需求風險)、000858.SH 中證500信息(行業風險提示:政策風險)、990001.CSI 中華半導體芯片(行業風險提示:海外事件風險)。對應ETF分別爲:智能汽車(515250.OF)、農業ETF(159825.OF)、有色金屬(159871.OF)、能源ETF(159930.OF)、能源(159945.OF)、家電ETF(159996.OF)、信息科技ETF(512330.OF)、芯片ETF(512760.OF)。

圖表:本期重點關注ETF產品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重點關注ETF產品由綜合行業輪動模型確定行業指數後,綜合ETF規模及流動性等指標確定

圖表:行業輪動ETF組合年初至今表現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據截至2021.12.24

風險提示

1)ETF在基金管理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市場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贖回風險,從而影響基金的整體收益水平。2)基金產品及基金管理人的歷史業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3)本報告不涉及證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