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大行每日評級 | 瑞銀大幅度下調平安好醫生目標價

uSMART盈立智投 01-28 17:26

港股點評

瑞銀:下調騰訊控股(00700.HK)目標價至565港元 評級買入
瑞銀髮表報告表示,由於最近內地宏觀經濟及新冠疫情影響,故降低騰訊(00700.HK)廣告和支付增長,同時下調移動遊戲業務收入預測。該行稱,隨着投資者對該行業在監管和宏觀方面有所改善,該行維持買入,將騰訊目標價由600港元下調至565港元,相當於預測2022年及2023年市盈率各33倍及26倍。瑞銀下調對騰訊2021年至2023年每股攤薄盈利預測各1%、4%及6%,各至12.9元、14.08及17.76元人民幣。該行估計騰訊2021年盈利按年僅增2.1%,料2022年盈利按年增長可加快至9.5%。而該行料騰訊於2023年至2025年盈利複合增長率可改善至約20%。

裏昂:美團(03690.HK)面臨宏觀經濟壓力 仍重申買入評級
裏昂發表研究報告指,美團(03690.HK)食品配送與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受疫情及宏觀經濟放緩負面影響,預期2021年第四季綜合收入按年增幅可能放緩至約20%。該行指,由於新業務虧損增加,整體經調整息稅前虧損可能進一步擴大至65.25億元人民幣,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370港元。裏昂預期,去年第四季訂單將按年增長16%,帶動外賣收入按年增長放緩至19%,由於騎手成本下降及訂單組合優化,每張訂單的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可能升至0.4元人民幣,外送業務經調整EBIT料增長65%至14.6億元人民幣;到店、酒店和旅遊業務經調整EBIT則預期增長26%至36億元人民幣。期內新業務收入預期增長55%至143億元人民幣,但調整後的經營虧損或進一步擴大至115億元人民幣。

野村:下調中國人壽(02628.HK)目標價至20.16港元 評級買入
野村將中國人壽(02628.HK)2021年和2022年新業務價值預測分別下調5.6%和14%,以反映業務增長差於預期,代理數量持續下降,近期管理層變動和疫情具不確定性。該行將中國人壽目標價下調3.8%至20.16港元,維持買入評級。野村預計,中國人壽的新業務價值將在2021年收縮23%,這意味着去年第4季按年下降35%,並在2022年進一步下降8.5%,預計2021和2022年淨利潤分別上升9.8%和12.1%。

瑞士信貸:下調鞍鋼股份(00347.HK)目標價至5.6港元 評級跑贏大市
鞍鋼股份(00347.HK)預計2021年純利約70.4億人民幣,按年增長256%。瑞信發表研究報告,指其初步業績差過預期,意味去年第四季鞍鋼受累資產減值,錄得淨虧損4.49億元人民幣,將其H股目標價由6.9港元下調至5.6港元,評級跑贏大市。瑞信將鞍鋼2021至2023年各年盈利預測分別下調21.8%、15.9%和9.9%,以反映資產減值、銷量下降和每噸毛利率預測下調。瑞信預計,鋼產量將保持剋制,預計長鋼將受到建築需求疲軟的拖累,強勁的汽車需求將爲扁鋼耗用和鞍鋼盈利提供支撐,同時較低的鐵礦石成本也將有助於支持鞍鋼盈利能力。

中金:升百威亞太(01876.HK)目標價至26.8港元 評級跑贏行業
中金髮表研究報告預期,百威亞太(01876.HK)與2020年第四季低基數相比,公司去年第四季於中國的銷售額達中個位數的增長,跑贏同業。同時,由於價格上漲,在優化產品組合的情況下,產品均價實現中至低個位數增長。中金對百威亞太2021財年EBITDA預測上調8%至16.8億美元,2022財年亞太區西部EBITDA預測升8%至約20.1億元人民幣,對公司2023財年EBITDA預測爲27.1億美元。目標價升7.2%至26.8港元,維持跑贏行業評級。
瑞銀:降平安好醫生(01833.HK)評級至中性 目標價大幅下調至28港元
瑞銀髮表研究報告,將平安好醫生(01833.HK)評級由買入調低至中性,並修改估值方法,由現金流折現率改爲分類加總估值法,目標價相應由115港元大幅下調至28港元,指平安好醫生較同業有折讓,主要反映增長較慢預期,加上於戰略調整上有較高的不確定性。該行指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起進行策略性調整,面向更多企業客戶及提供綜合健保服務,預期最快2024年可達至收支平衡,早於原先預期的2025年。雖然該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但料2022年上半年收入壓力持續,同時監管壓力亦限制估值重評空間;預期平安好醫生2022至2023年收入複合年增長率爲9%,較早前預測的32%大幅調低。

摩根士丹利:下調國藥控股(01099.HK)目標價至20.6港元 評級與大市同步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國藥控股(01099.HK)過去幾年分銷增長放緩至單位數,反映了政策壓力,包括報銷控制;最近六輪集中採購導致平均降價超過50%侵蝕毛利率。該行將國藥目標價由21港元下調至20.6港元,重申評級與大市同步。大摩上調國藥醫療科技和零售藥房的銷售預測,將其2022至2024年的盈利預測上調2%至3%,指國藥作爲國有企業,能獲得優惠的信貸利率、與大型製藥和醫療技術公司的合同中標率高、有強勁的資產負債表。該行預測國藥2021至2023年間收入和盈利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爲13.1%和6.8%,與國藥控股現相當於預測2022年市盈率5倍的估值相比,認爲股價上行空間中等,主要的下行風險是仿製藥的持續降價和疫情延長。
野村:下調衆安在線(06060.HK)目標價至29.39港元 評級中性
野村發表報告,預期衆安在線(06060.HK)2021財年純利按年增長120%,由於非保險業務虧損較預期大,故該行將其2021財年盈利預測調低18%,目標價則由29.49港元輕微調低至29.39港元。該行補充,受政策阻力,下調衆安在線2022財年保費增長3個百分點至15%,但相信衆安在線在消化政策影響後,可以爭取到更多市佔率,主要是由於目前監管嚴格,越來越多競爭對手退出網上保險,故維持衆安在線中性評級。在保險同業中,該行首選中國財險(02328.HK)。
花旗:下調恆隆地產(00101.HK)目標價至21.6港元 評級買入
花旗發表報告,相信中國奢侈品零售是一個長期增長的故事,但投資者擔心國內奢侈品銷售表現在邊境重新開放後的影響,因此預計恆隆地產(00101.HK)將在2022年繼續錄得強勁的業績,不過仍擔憂境內奢侈品消費流向境外。該行將恆隆地產目標價由21.8港元下調至21.6港元,目前估值意味股息率達4.9%,屬吸引水平,重申買入評級。花旗預計,恆隆地產經常性利潤在2021至2024財年應以每年高單位數或更高的速度增長,帶動每股股息持續增加。在銷售勢頭強勁下,意味着未來2至3年的租金回升速度非常好,預計恆隆地產旗下的商場將繼續跑贏整個中國市場。
傑富瑞:上調農夫山泉(09633.HK)目標價至41港元 評級持有
傑富瑞發表報告,下調農夫山泉(09633.HK)2021年至2023年純利及銷售預測,反映2021年下半年、2022年首季受疫情打擊及成本壓力影響,預期2021年純利68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29%,銷售按年增加29%至282億元人民幣。傑富瑞估計,農夫山泉毛利率今年受原材料價格上升影響,抵銷部份產品加價的利好,毛利率或於2023年可以回覆。基於強勁現金流及資本開支減少,預期農夫山泉派息比率由2020年的36%上升至2021年的60%,將目標價由39.6港元調高至41港元,維持持有評級。

美股點評

摩根大通:將特斯拉(TSLA.O)目標價從295美元上調至325美元 維持減配評級
摩根大通分析師Ryan Brinkman將特斯拉(TSLA.O)的目標價格從295美元上調至325美元,並保持對該股的減配評級。Brinkma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告訴投資者,特斯拉公佈的第四季度業績好於預期,特點是收入、利潤率和自由現金流強於預期共識。然而,該公司表示不打算在2022年推出任何新車型,“儘管主要和新興汽車製造商都在計劃推出大量新的電池電動車型”。他指出,這意味着原定於2020年推出的Roadster跑車和Semi電動卡車,以及原定於2021年推出的Cybertruck,將至少推遲到2023年。
韋德布什:予特斯拉(TSLA.O)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1400美元
韋德布什分析師Dan Ives認爲,如果不是全球供應鏈和物流問題揮之不去,特斯拉本季度的交付量將增加約10%至12%。他指出,“重要的是特斯拉確認,Model Y已於2021年底在奧斯汀超級開始生產,這與我們的想法一致,一旦獲得最終認證,Model Y就將開始向客戶交付。
富國銀行:予特斯拉(TSLA.O)持股觀望評級,目標價上調至910美元
富國銀行分析師Colin Langan指出,受汽車毛利的推動,特斯拉第四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爲2.54美元,超過了2.36美元的普遍預期。最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預計,Level 4全自動駕駛汽車將在年底推出。Langan仍然對特斯拉能否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實現4級自動駕駛表示懷疑,尤其是在沒有激光雷達的情況下。這位分析師也對新產品的延遲發佈持謹慎態度。

花旗:下調英特爾(INTC.O)目標價至55美元 業績指引“非常糟糕”
花旗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發表研報認爲,由於大量投資和PC庫存修正,英特爾業績指引“非常糟糕”。該分析師將英特爾目標價下調至55美元,維持中性評級。Danely在報告中指出,雖然,英特爾第四季度表現強勁,營收同比增長8%,達到195億美元,高於其預計的185億美元。不過,該公司給出的Q1營收預期爲183億美元,毛利率預期爲52%,低於第四季度的55.4%,每股收益預期爲80美分,低於市場平均預期的0.86美元。另外,Danely表示:“考慮到連續兩年的兩位數增長,我們預計PC需求將在2022年恢復至平均水平。”同時,該分析師警告,對於英特爾提及的筆記本電腦“庫存修正”,應保持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