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光大證券:規範健康發展基調不改,新業態下互聯網平台仍有作為

格隆匯 03-07 16:56

本文來自:EBoversea,作者:付天姿

摘要

2022年互聯網相關重點工作任務不在於平台企業監管,而是聚焦新經濟新業態發展。1)2022年政府工作報吿提出“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支持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增添正面引導。2)“數字經濟”單獨列為2022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 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

2022年互聯網監管政策將邊際緩和,互聯網行業持續規範健康發展。

1)監管機制逐步完善。一方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直屬局升級為副部級國家局,市場監管總局競爭政策與大數據中心組建成立。另一方面,2021年以來互聯網監管立法層級進一步提升,政策工具逐漸完善:內容生態方面,政府工作報吿提出“深化網絡生態治理”,未來針對特定領域的監管規則將進一步精細化;反壟斷監管由強化反壟斷到反不正當競爭過渡,監管趨於常態化,未來反壟斷政策將進一步縱深化;網絡安全方面,立法層級進一步提升,未來更多配套細則有望陸續推出。

2)標誌性處罰事件已經落地。2021年監管層對互聯網行業的反壟斷監管措施不斷加強,未來或將樹立起一些典型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的案例。

3)反壟斷取得重要成效,政策風口轉暖。監管表明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取得重要成效,更多強調“發展與規範並舉”,鼓勵“平台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

新經濟浪潮下,互聯網平台企業迎發展機遇。1)互聯網平台企業有望成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動者。新型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互聯網平台企業有望紮實推進5G、IDC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建設應用;同時,互聯網平台企業雲計算等企業服務業務料將獲得快速發展。2)互聯網平台企業有望成為引領技術創新的先驅者。一方面,近期政策明確支持互聯網企業加強技術創新,互聯網平台企業有望持續擴大差異化的、品質化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供給。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佈局全產業鏈,投資大數據、IT開發、元宇宙、VR/AR等科技領域,並加大對硬科技的投資。3)互聯網平台企業將助力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實現產業融合。隨着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等新場景、新業態的發展,數字技術與新興領域的深度結合將助力互聯網平台企業產品及服務的變現。4)互聯網平台企業將做行業規範健康發展的踐行者。騰訊於2021年累計投入1000億元啟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和“共同富裕專項計劃”。互聯網平台企業將在深化改革中提質增效,在規範發展中做優做強。

關注標的:1)騰訊控股(0700.HK):雲計算等企業服務業務穩步發展,堅持科技向善,推進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2)網易(9999.HK):精品遊戲研發商,助力雲遊戲發展;創新業務中嚴選、網易新聞處在良性發展軌道。3)快手(1024.HK):視頻化基礎設施,具備紮實的閉環基礎;直播電商推動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穩步提升,助力產業優化升級。

正文部分


1、2022年互聯網相關重點工作任務轉向新經濟新業態發展


202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吿。政府工作報吿提出2022年的9大重點工作任務,其中關於互聯網平台相關的表述如下:

2022年互聯網相關政府工作重點任務不在於平台企業監管,而是側重於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對標政府工作報吿中關於互聯網及平台企業相關的表述可以看出:

1)反壟斷監管方面,延續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關於反壟斷、資本規範的表述,提出“加強反壟斷”而不是“強化反壟斷”,提出“支持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而不是“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2)“數字經濟”單獨列為2022年的重點工作之一。2021年重點工作內容中並未明確提及數字經濟,2022年則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


2、互聯網監管政策脈絡已經清晰


通過梳理2021年以來互聯網行業監管政策、標誌性事件、高層表態可以看出,如今互聯網監管政策脈絡已經十分清晰,我們認為,2022年互聯網監管政策將邊際緩和,互聯網行業持續規範健康發展。

2.1、監管機制逐步完善

政府已經建立了相關的監管機構。(1)2021年11月18日,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將前身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直屬局升級為副部級國家局,這一掛牌和升級體現了反壟斷體制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也順應了執法工作的需要。(2)2021年12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競爭政策與大數據中心組建成立。

政策工具逐漸完善。2021年以來互聯網監管立法層級進一步提升,反壟斷進入集中審查的實質化落地階段。從監管舉措看,平台監管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1)內容生態監管:兩會提出“深化網絡生態治理”,未來針對特定領域的監管規則將進一步精細化。2021年“清朗”系列行動亮劍網絡亂象,提出整治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網上文娛及熱點排行亂象等8大任務;未成年人保護在遊戲領域的監管進一步強化;版權保護方面,《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首次對短視頻領域的內容建設提出了要求和規範。2022年3月,對彈窗信息推送和互聯網企業APP推薦下載行為進行規範。

(2)反壟斷監管:由強化反壟斷到反不正當競爭過渡,反壟斷監管趨於常態化。2021年是互聯網反壟斷的元年,頂層設計逐漸完善,上位法反壟斷法正在加速修訂,《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首次明確將“二選一”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限定交易行為,將“大數據殺熟”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差別待遇等。

我們認為,反壟斷政策密集期已經過去,未來監管政策將進一步縱深化。此外,監管有望由強化反壟斷到反不正當競爭過渡,2021年8月發佈《禁止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徵求意見稿)》,12月中央經濟會議上也提出“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更加強調市場環境的公平性,這也體現了監管進入常態化階段。2022年3月5日,兩會進一步指出2022年將“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

(3)網絡安全監管:立法層級進一步提升,更多配套細則有望陸續落地。2021年在網絡數據安全方面出台了2部重磅法律文件《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但是具體如何識別數據的合規性、如何平衡數據獲取與個人信息保護仍需要探索。

2.2、標誌性處罰事件已經落地

2021年監管層對互聯網行業的反壟斷監管措施不斷加強,阿里巴巴、美團、騰訊等知名互聯網企業接連遭到反壟斷處罰。

滴滴是2020年4月發佈《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後第一起執法案例,後續仍要關注該起案件的調查處罰結果。2022年初,十三部門聯合修訂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發佈,未來或許有更多配套細則陸續落地,也會樹立起一些典型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的案例。

2.3、反壟斷取得重要成效,政策風向轉暖

通過梳理2021年以來監管高層的表態,有2點發現:

(1)反壟斷取得成效: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將“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列為 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拉開了2021互聯網反壟斷的序幕。2021年8月以來,監管表明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取得“初步成效”、“積極成效”和“重要成效”。

(2)政策風口轉暖:一方面,監管更多強調“發展與規範並舉”,讓互聯網平台企業有序化、健康化、規範化發展。另一方面,鼓勵平台企業創新發展,《數字經濟十四五規劃》明確“鼓勵和支持互聯網平台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意在讓互聯網企業發揮積極作用,助力國家數字經濟發展;2022年1月28日,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召開促進互聯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工作座談會,提到“互聯網企業發展前景廣闊,大有作為,必須把握大勢、堅定信心”“平台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發揮着重要的積極作用”,政策風口明顯轉暖。


3、新經濟浪潮下,互聯網平台企業迎發展機遇


數字經濟為2022年重點工作,更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以來,數字經濟領域持續強化,繼數字經濟領域首部國家級專項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出台後,《求是》雜誌、發改委接連指出“大力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此外,“東數西算”工程從2021年5月24日正式啟動,到2021年12月8日進一步落實,再到2022年2月17日的全面啟動,表明數字經濟首個抓手落地。我們認為,行業監管環境優化疊加新經濟、新業態的大力發展,互聯網平台發展將步入新時期,向服務民生經濟和科技進步傾斜。

(1)互聯網平台企業有望成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動者

2022年政府工作報吿指出“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 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互聯網平台企業有望紮實推進5G、IDC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建設應用;同時,互聯網平台企業雲計算等企業服務業務料將獲得快速發展。

(2)互聯網平台企業有望成為引領技術創新的先驅者

2022年政府工作報吿指出“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

一方面,近期政策明確支持互聯網企業加強技術創新,2022年1月18日《關於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支持平台加強技術創新,推動‘互聯網+’向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效率方向發展”。1月28日,互聯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工作座談會指出“互聯網企業要把握機遇、乘勢而上,要更加註重創新突破,加強技術創新”。未來,互聯網平台企業有望持續擴大差異化的、品質化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供給。

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佈局全產業鏈,投資大數據、IT開發、元宇宙、VR/AR等科技領域,並加大對硬科技領域的投資。2021年12月23日,騰訊迴應派息式減持京東:“當被投企業有持續自籌資金能力時,則選擇在適當情況下退出。會持續發掘新賽道、新機會,特別是前沿科技和實體經濟數字化,尋求對社會有長期價值的戰略協同。”

(3)互聯網平台企業將助力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實現產業融合

2022年政府工作報吿指出“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此前,《“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鼓勵和支持互聯網平台、行業龍頭企業等立足自身優勢,開放數字化資源和能力,幫助傳統企業和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隨着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等新場景、新業態的發展,數字技術與新興領域的深度結合將助力互聯網平台企業產品及服務的變現。

(4)互聯網平台企業將做行業規範健康發展的踐行者

2022年互聯網行業仍將持續規範健康發展。互聯網平台企業紛紛響應社會責任,騰訊於2021年累計投入1000億元啟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和“共同富裕專項計劃”。互聯網平台企業將在深化改革中提質增效,在規範發展中做優做強。


4、關注標的


1)騰訊控股(0700.HK):雲計算等企業服務業務穩步發展,堅持科技向善,推進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

2)網易(9999.HK):精品遊戲研發商,助力雲遊戲發展;創新業務中嚴選、網易新聞處在良性發展軌道。

3)快手(1024.HK):視頻化基礎設施,具備紮實的閉環基礎;直播電商推動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穩步提升,助力產業優化升級。

風險分析

宏觀經濟風險、政策監管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用户流失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