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元宇宙裏,沒有清明節

格隆匯 04-03 17:42

新冠紀元三年,中國人民迎來了疫情下第3個清明節。

可能真是過了太久,久到我都忘了以前的清明節是怎麼個過法,回憶裏也只剩下一些閃爍的片段:

被雨水打溼的白色菊花,

湖面上漂浮着薄霧,

孩子們抱着風箏大喊大叫。

還有山頂的人海,

夜晚的步行街,和奶茶店漫無邊際的長隊

曾親身經歷的畫面,卻陌生得好像是屬於另一個人的前塵往事。不知以後出生在新冠紀元的一代聽這些故事,會不會跟我們讀歷史課本一樣懷疑。

那些呼朋喚友,在蘭亭之畔曲水流觴,沂水之中沐浴吹風,或者冒雨去杏花村喝上一壺酒的人們,是真實存在過的嗎?

是的,故去之人因我們的紀念而存在,這正是清明節被賦予的含義。同樣,將來也會有人用不同的方式,來紀念現在的我們。


01

不變的


清明節,本質上是個哀而不傷的節日,雖然這幾天總會下雨。

這是因爲清明起初只是單純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天清地明,意味着春耕的時機到了。

真正的節日,其實是清明前一天的寒食節,起源於晉文公對大臣介子推的紀念。直到宋元時期寒食與清明合流,清明節才正式取代前者,成爲漢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從起源來看,清明節自誕生開始就承載着三重含義。

首先是自然屬性。清明時春回大地,草長鶯飛,人們往往趁這幾天出門郊遊,舒展在冬日蜷縮的身心,感受春天的氣息。因此清明節又被稱作踏青節、三月節。

代表性的習俗是祓禊,即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蘭亭集序》中寫到,“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論語裏也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記載的都是這件事。

其次是社會屬性。原始社會鑽木取火,火種是頭等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時節,因此人們在新火未到時禁止生火,需要事先準備好糕餅等熟食,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

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的地位,因此節日期間也流行蹴鞠、盪鞦韆和打馬球,本是用來抵禦冷食造成的腸胃積滯,後來代代相傳,便成了清明習俗之一。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清明節的精神屬性。介子推死後第二天,他生前靠着的那株老柳樹死而復生,被晉文公賜名“清明柳”,這一天便被定爲清明節。

於是,後來人們都在這一天懷念故去的親友。傳說清明節這天陰陽兩界短暫開放,靈魂得以回到人間探望家人和故居,來緩解思念之苦。

古人因此發明了風箏,在世之人把對已故之人的慰問和懷念寄託於小小紙鳶,在這一天傳送給在人間飄蕩的亡靈。

清楊柳青年畫《十美圖放風箏》

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清明節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意象。這一天既是清冷蕭瑟的,用來緬懷親友;也是熱鬧活潑的,用來約上好友外出遊玩。

這就是中國哲學獨特的地方:慎終追遠的哀思和踏青遊玩的歡樂、眼淚和笑語,兩種看似矛盾的情緒與形式,在清明節這天達成奇妙的和諧。

這是儒家的“哀而不傷”,也是道家的“衝氣以爲和”。它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性格的底層色彩,這是永遠不會變的。

隨時代而變化的,只有我們懷念故人的方式。


02

變化的


上古時期至今,中國人的存在單元從宗族演變爲家庭,再到如今孤立爲個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實際是逐步削弱的。

但無論如何,生老病死都是繞不過的話題,因此清明節始終沒有失去它的意義,然而它的活動形式卻在不斷髮生變化。

先秦以前,中國人死後是沒有墳墓的。

《禮記·檀弓上》記載:“古也墓而不墳。”就是說沒有墳堆。《禮經》雲:“古之葬者,不封不樹。”沒有墓碑,也不在上面種樹。

春秋時期,古人的墳墓上纔出現了唯一標誌。《春秋緯》雲:“天子墳高三仞,樹以鬆;諸侯半之,樹以柏。”

直到此時,上到天子下至黎民,墳墓上都是不立碑的。但那確實是中國人對死去之人最重視的一段時期,這主要體現在祭祀活動中。

先秦時期的祭祀活動,主要集中在宗廟進行。從天子、諸侯到大夫,在祭祀人員和祭品上都有系統化、程序化的定製,非常莊嚴和隆重。

僅存的天子宗廟:太廟

百姓沒有資格建廟,不敢用也拿不出什麼太牢、少牢的祭品,清明節這天便隨便找個水邊、橋下、山頂、屋脊祝禱一番,也就罷了。

漢代以後,祭祖禮儀逐漸演化成我們熟悉的方式。無論大姓、大戶劃一塊風水寶地,還是窮人家在田間地頭壘幾座土饅頭,祖墳都有,區別只在能不能冒青煙。

至於清明節的活動程序,逐漸形成固定系統。首先清除雜草、亂石,再看石碑有無破損、墳堆需不需要加土。然後擺上祭品,上香燒紙錢,最後跪拜一番。

這套程序雖然與先前大不相同,但主體思想沒有變化。從上古時期燒柴、先秦時期燒艾葉,到漢代佛教傳入後燒香,都是在清明節這天讓先祖靈魂享用香氣。

我們把這些思想統稱爲迷信,新時代破除封建迷信後,清明節的主流活動又發生了變化。

物質方面,出於環境保護,燒香燒紙錢的少了,一般是獻花;精神方面,跪拜的少了,無論掃墓還是默哀,主要出於生者單方面的心理活動,可以說是返璞歸真。

最主要的改革還是火葬。一方面破除舊的習俗,另外從科學角度可以減少污染和節約耕地。但改革算不上徹底,仍然留有隱患,比如日漸離譜的“墳地產”行業。(點擊閱讀舊文《荒誕的“墳地產”》

直到今天,清明節的精神屬性還在被物質活動綁架。好在改革仍在進行,變化還會繼續。


03

新生的


2020年清明節,國務院爲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決定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於是從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領事館降半旗,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後疫情時代,清明節春祭作爲一種形而上的活動,正在得到越來越普遍的認同。

然而,從金字塔到寫字樓,無論土地還是房產,用來盛放骨灰都是浪費資源的行爲。人們明知這個道理仍然趨之若鶩,大概是缺乏信仰的靈魂無處安放,需要尋一個落腳處。

天津某小區內安放了近10萬個骨灰盒

不過隨着社會發展,人們終於爲這個矛盾找到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方案。

疫情爆發以來,清明節出現一種新活動。上個月民政部召開2022年清明節祭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號召各地大力推廣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其中重點提到了網絡祭掃。

“雲祭掃”是怎麼個掃法,年輕人肯定不陌生,跟“雲拜年”差不多。各大陵園的網絡祭掃平臺早就上架了豐富的祭品,一鍵“燒”紙錢,還可以購買磕頭表情包。

沒有購買陵園墓地也不要緊,現在還有建立“網絡紀念館”的服務,一條鏈接發到家族羣裏,分分鐘到齊,比線下掃墓快多了。

“網絡墳地產”會不會形成新的風口?很有可能,畢竟元宇宙炒房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去年美國“分佈式大陸”一塊數字土地被賣出24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7萬一平,都趕上二線城市房價了。林俊傑也在這個網站花78萬買了三塊虛擬土地。

如果深圳龍崗萬達廣場建立數字孿生體的“平行世界”是小試牛刀,香港地產巨頭新世界集團在The Sandbox上花3200萬人民幣投資地塊,可是動真格的。

真能在元宇宙裏過清明節,肯定又是另一番體驗。馬斯克前幾天說要把人類意識下載到機器人身體上,聽起來不太靠譜,但將生前影像數據保存下來卻不是什麼難事。

《頭號玩家》裏再現了死去之人的兒時情景

比起對着冰涼的石碑和黑白照片燒香獻花,沒有人會懷疑數字世界的祭拜活動會更加豐富多彩。只是到那時,如今清明節所剩無幾的“儀式感”,恐怕也會進一步削弱。

不過這也正常。從先秦至今,清明節的祭拜方式始終朝着越來越簡化的方向發展。

無法簡化的,只有那份跨越生死的情感和希冀。


04

結語


千百年來,以一種緩慢而深刻的方式不斷變化的,不止是我們度過清明節的方式。

比如結婚,從前男女在天地和親人的見證下成爲一家人。再後來,變成一種建立在法律層面上的契約。如今甚至連法律都用不着,婚姻和生育都不再是必需品。

觀念的改變來自於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進化,同時,新事物的產生,也總伴隨着舊事物的消亡。只要地球不停止轉動,人類就得跋涉在進化的路上,改變永遠不會停止。

還好,我們還能在一切面目全非之前,在清明節這天短暫地停下來,去追思、懷念那些值得記住的人。

這大概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中,一塊最悽婉和柔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