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2023年度展望:醫藥底部三重共振向上,看好修復與創新雙主線

格隆匯 12-26 09:02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國金證券,作者:王班

投資邏輯

醫藥板塊底部三重共振向上:政策、業績、估值/持倉底部,持續邊際改善。醫藥政策預期見底回升,醫保談判是2023年的重要催化;常規醫藥業績底部,2023開啟底部反轉週期;估值歷史底部,持倉底部低配,多類優質醫藥資產已極具長期配置價值。看好常規醫藥修復與創新雙主線。

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變異株毒性下降,我國進入科學精準防控新階段,看好常規醫藥板塊復甦大方向。由於疫情封控,醫院端人流受到限制,創新藥械的銷售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除了創新藥械的院內銷售外,相關在研產品的臨牀試驗推進也受到疫情的影響,患者招募、臨牀試驗的推進等過程都面臨一定疫情的新挑戰。伴隨醫院端業務迴歸常態化,相關業務進入持續恢復的上升通道。

當然,考慮到流感等季節性疾病高發,以及新冠疫情潛在反覆的可能性,醫院端場景的業務修復可能是一個波折起伏、震盪向上的過程。

藥品板塊持續關注具備商業化推廣能力的創新Pharma龍頭、具備業績兑現能力和確定性的轉型藥企、具備創新催化的biotech企業和中醫藥龍頭企業四大方向。多年來持續的政策、資本推動下,新藥研發速度持續加速,中國醫藥創新逐步接入1.0開花結果的階段,創新成果不斷開始上市、放量兑現,國內外合作保持高度活躍狀態。

隨着院內診療的持續修復,醫保談判常態化催化創新成果快速兑現,持續看好本土創新藥。

CXO有望成為2023醫藥配置勝負手:業績有韌性,估值持續修復,節奏有差異。前期壓制板塊估值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兩個,行業景氣度和中美關係。

投融資來看,2021年曆史高位之後,隨着全球流動性的收緊,2022年較為明顯的下降,但仍處於歷史高位,醫藥創新需求來看,仍具有較強韌性,海外CXO的三季報來看,行業景氣度保持較高水平,非新冠常規業務訂單保持高增長,特別是biotech需求超預期、保持旺盛狀態。

因此CXO板塊,特別是龍頭公司的業績高成長確定性強、具備較高的韌性。中美關係對重點公司和板塊的壓制作用,隨着藥明生物UVL的移出,持續修復。看好後續逐季度業績和訂單的兑現帶來的估值持續修復。

醫藥上游供應鏈看好國產替代背景下的產業升級持續推進。“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16次提及“供應鏈”,首次並多次提及“供應鏈穩定可控”。中國醫藥上游供應鏈已呈現出持續升級、中高端市場分層逐步替代趨勢。

①原料藥:看好產業升級和產業延展帶來的持續增量,另一方面基礎盈利能力的持續修復也將成為2023年的一個趨勢。

②試劑耗材逐漸進入行業紅利期,加速成長。行業紅利與技術突破共同推動試劑耗材板塊持續高景氣,疫情帶動抗原檢測試劑和輔料需求增長、中國產業鏈優勢承接低值醫用耗材和實驗室試劑耗材等需求轉移、技術突破實現培養基、分離純化填料等業績放量。

③製藥裝備產業: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龍頭新業務穩健拓展。

④科學儀器國產替代加速,有望加速進入成長拐點。

投資建議

看好常規醫藥修復與醫藥創新雙主線,重點關注藥明生物、康龍化成、藥明康德、恆瑞醫藥、聚光科技等。

風險提示

新冠疫情發展變化風險,創新藥研發風險,產品產能不及預期風險,行業政策監管風險,訂單及銷售不及預期風險,醫保談判不及預期風險,國內和海外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匯率波動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