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國家衛健委最新研判!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繼續落實“九不準”要求、克服防控鬆懈、“層層加碼”……

格隆匯 07-08 16:38

本文來自:中國網

7月8日下午15:00,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海關總署、民航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將出席,介紹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


繼續落實“九不準”要求


米鋒在會上指出當前,全球疫情持續反彈,我國外防輸入壓力不斷增大。奧密克戎BA.5亞分支正在成爲全球主要流行毒株,並在我國引發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同時他強調要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嚴格執行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從嚴落實外防輸入各項措施,加強口岸高風險人員閉環管理,做到有人員清單、有管理制度、有督查檢查、有保障措施;做好入境物品風險防範、入境人員隔離管控和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嚴防輸入疫情。

發生疫情的地區,要早發現、快處置,採取科學嚴格的管控措施,露頭就打、以快制快、並聯推進、日清日結,堅決控制疫情傳播。

要繼續落實“九不準”要求,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克服防控鬆懈和“層層加碼”兩種傾向,在科學、精準、高效上下功夫,切實維護人民羣衆利益。

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爲2至4天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表示,在前期工作中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進一步縮短,多爲2-4天,絕大部分都能在7天內檢出。

基於試點研究結果和國內多地的疫情防控實踐,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對入境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進行了優化調整。將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由原來的“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爲“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入境人員管控措施的優化調整是有充分科學依據的,同時也有防控實踐的基礎。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壓力仍很大

雷正龍表示,近期我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國外疫情反彈明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壓力依然很大。

針對近期全國疫情多地散發的問題,雷正龍稱,6月下旬,全國每天報告的感染者均數低於40例,但6月30日報告的感染數超過100例。7月1日-7日,平均每天報告有325例,波及16個省47個地市,主要在安徽和江蘇兩個省份。整體上,6月份全國本土新冠疫情呈現波動下降態勢,但是7月上旬局部地區疫情有所反彈。

雷正龍指出,總體來看,近期我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國外疫情反彈明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壓力依然很大,各地還是要切實落實疫情防控的“四方責任”,抓好“四早”措施,嚴防境外輸入病例引起本土疫情,同時要提升本土聚集性疫情應急處置能力,及時遏制、阻斷社會面傳播,統籌社會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

各地要確保“7+3”管控政策落實、落地、落細

雷正龍在會上指出,各地要加強對集中隔離點的指導,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有關要求,確保“7+3”管控政策落實、落地、落細。特別是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加強集中隔離點規範管理。集中隔離點要嚴格落實“三區兩通道”要求,加強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培訓,落實閉環管理和高頻次高精度核酸檢測;規範開展入境人員做好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出現“十大”可疑症狀及時報告;隔離期間嚴格錯峯取餐,避免交談。

二是要做好信息推送和全程閉環管理。第一入境地要在入境人員解除集中隔離前將相關信息推送到目的地,做好信息共享。明確告知入境人員解除隔離後及時返回居住地,不能改變行程,途中做好個人防護,佩戴N95口罩,勤洗手或手消毒,到達目的地後向當地社區報備,主動規範個人行爲,嚴格遵守防控規定。

三是要嚴格落實居家健康監測。入境人員要提高疫情防控意識,嚴格履行防控責任,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外出,按要求做好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如遇就醫等特殊情況必需外出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並主動向接診醫療機構報告個人的入境隔離和監測情況。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全文實錄: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米鋒: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

當前,全球疫情持續反彈,我國外防輸入壓力不斷增大。奧密克戎BA.5亞分支正在成爲全球主要流行毒株,並在我國引發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要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嚴格執行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從嚴落實外防輸入各項措施,加強口岸高風險人員閉環管理,做到有人員清單、有管理制度、有督查檢查、有保障措施;做好入境物品風險防範、入境人員隔離管控和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嚴防輸入疫情。

發生疫情的地區,要早發現、快處置,採取科學嚴格的管控措施,露頭就打、以快制快、並聯推進、日清日結,堅決控制疫情傳播。

要繼續落實“九不準”要求,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克服防控鬆懈和“層層加碼”兩種傾向,在科學、精準、高效上下功夫,切實維護人民羣衆利益。

今天發佈會的主題是: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我們請來了: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先生,

監督局副局長程有全先生;

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李政良先生;

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副司長孔繁偉先生,

請他們共同的回答記者的提問。

下面,進入今天的現場提問環節,請各位記者朋友舉手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新華社記者:我們關注到,個別地區在落實“7+3”管控措施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還有潛在風險,各地在執行“7+3”管控措施方面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 雷正龍:謝謝您的提問。近期,上海、江西、北京等地發現個別入境人員在解除集中隔離後檢測出陽性的情況,國家和地區疾控專家對此開展調查分析和風險排查,發現個別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點在管理上存在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需要各地高度重視。

比如說,個別地方對入境人員在集中隔離期間的核酸檢測頻次不足;有些地區在入境人員解除隔離前,存在最後一次核酸檢測採樣提前的情況;有的集中隔離點在發現陽性感染者以後,沒有評估和排查本隔離點內的交叉感染風險;有的地方對入境人員解除隔離後跨區域流動,沒有做到全鏈條管理,入境地和目的地之間的工作銜接不暢;此外,還有個別入境人員在解除集中隔離後沒有嚴格執行3天居家健康監測,沒有主動向社會報備,甚至在居家健康監測期間外出參加聚集活動。這些問題和隱患增加了入境人員感染後引發本土疫情的風險。各地要加強對集中隔離點的管理,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有關要求,確保“7+3”管控政策落實、落地、落細。我們特別要強調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加強集中隔離點規範管理。集中隔離點要嚴格落實“三區兩通道”要求,加強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培訓,落實閉環管理和高頻次高精度核酸檢測;規範開展入境人員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如果出現“十大”可疑症狀時要及時報告;隔離期間還要嚴格錯峯取餐,避免交談。如果集中隔離點發現感染者以後,要及時進行回溯流調,如果存在交叉感染風險的,還要採取延長隔離期間等有效處置措施,強化風險管控,防止集中隔離點的疫情外溢。

二是要做到信息推送和全程閉環管理。要求入境人員解除集中隔離前,就要把相關信息推送到目的地,做好信息共享。明確告知入境人員解除隔離後及時返回居住地,不能改變行程,途中還要做好防護,要佩戴N95口罩,勤洗手或者進行手消毒,到達目的地後要向當地社區報備,嚴格遵守防控規定。

三是要嚴格落實居家健康監測。入境人員要提高疫情防控意識,嚴格履行防控責任,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要外出。要按照要求做好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如有就醫等特殊情況必需外出的時候,要做好個人防護,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並主動向接診醫療機構報告個人的入境隔離和監測情況。我們反覆強調,“7+3”管控政策不是放鬆要求,而是要求我們管理更加規範,更爲嚴格,這樣才能夠取得有效的防控效果。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記者:我們知道,近期多地疫情都是由入境隔離期滿人員引發的,第九版防控方案也縮短了入境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對科學精準做好口岸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我們想請問,應該採取哪些具體的措施來防止境外輸入引發本土疫情呢?謝謝。

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 李政良:謝謝你的提問。海關總署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嚴格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統一要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印發以後,海關按照“依法防控、聯防聯控、科學精準、分級分類”的原則,立即組織修訂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口岸防控技術方案(第九版)》,指導各級海關做好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跨境傳播,保障入出境人員健康安全,同時避免對國際交通和貿易造成不必要的幹擾。

一方面,海關按照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規定,持續嚴格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

按第九版防控方案,海關嚴格對入境人員開展健康申明卡覈驗、體溫監測、採樣檢測、移交轉運等各項措施;認真做好對航空器、船舶等入境交通工具的登臨檢疫,嚴格做好入境客運航空器及各類高風險交通工具終末消毒的監督工作;支持陸路邊境口岸城市推廣優化甩掛、接駁、吊裝等非接觸式的貨物交接模式;同時,密切監測猴痘、不明原因兒童急性重型肝炎等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走勢,加強檢疫查驗,防範疫情疊加。

另一方面,海關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和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規定,在嚴格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使之更加科學精準。

一是優化入境人員採樣檢測工作。將原對入境人員“雙採雙檢”的採樣檢測要求,優化爲僅口咽拭子“單採單檢”,也就是說,對所有入境人員採樣時,採用1根口咽拭子,單管採集上呼吸道標本,不再採集鼻咽拭子;取消入境人員涉新冠血液樣本檢測的要求。通過以上措施,進一步優化了入境人員口岸檢疫流程,提升了入境人員通關體驗。

二是優化入境貨運航空器登臨布控比例。對部分與境內人員接觸少、疫情傳播風險較低的貨運航空器,基於風險分析,取消登臨檢疫布控。進一步縮短貨運航空器通關時間,提升機場貨運的週轉效率,全力支持外貿保穩提質。

三是優化完善進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根據進口非冷鏈物品的來源國家或地區的疫情情況、物品類別和特徵、運輸方式和時長、裝卸方式等,綜合研判進口非冷鏈物品被污染的風險,各地、各行業按現有分工和流程分級分類採取預防性消毒或放行措施,避免重複消毒和增加不必要的作業環節。基於以上措施,海關印發《進口非冷鏈物品口岸環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優化方案》,指導預防性消毒工作。

四是優化海關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封閉管理制度。對海關入境人員衛生檢疫、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等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的封閉管理要求,由“14+7+7”或“N+7+7”封閉管理統一調整爲“N+7”,即N天在崗集中封閉管理、7天離崗集中醫學觀察。通過優化封閉管理制度,全國海關進一步加快人員輪換,釋放人力潛力,監管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國海關247萬人次投身口岸疫情防控一線,8.6萬人次進入封閉管理區,每天3500多名幹部職工身着防護服與病毒直接作戰、2萬餘名幹部職工奮戰在抗疫一線,堅守抗疫900多天,踐行偉大抗疫精神。

下一步,海關總署將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統一部署,持續動態優化完善口岸檢疫措施,強化聯防聯控,共同守牢國門關口。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近期,安徽、江蘇等地的新增感染者數量快速上升,全國疫情多地散發。請問,我國最新疫情形勢如何判斷?謝謝。

雷正龍:謝謝您的提問。6月下旬,全國每天報告的感染者均數低於40例,但6月30日報告的感染數超過100例。7月1日-7日,平均每天報告有325例,波及16個省47個地市,主要在安徽和江蘇兩個省份。整體上,6月份全國本土新冠疫情呈現波動下降態勢,但是7月上旬局部地區疫情有所反彈。

安徽疫情6月26日始發於宿州的泗縣,主要集中在泗縣和靈璧縣。泗縣核酸篩查最新結果顯示,未在非管控人羣中發現陽性感染者,疫情應急處置取得積極成效。但由於前期的感染基數大、社區傳播廣泛,不排除在潛伏期內發現新的社會面陽性人員,還需要持續排查管控風險,鞏固成效,防止反彈回潮。江蘇疫情主要波及無錫、徐州,目前無錫仍存在疫情社區傳播風險,徐州疫情社區傳播風險有待進一步觀察,其他地市疫情相對可控。陝西西安、福建寧德等地近日報告多例來自管控區以外的感染者,當地存在一定的社區傳播風險。遼寧、四川、廣東等地還有零星報告感染者。北京延慶、遼寧大連等地近日報告入境人員解除集中隔離後發現的感染者。內蒙古新報告了一起抵邊疫情,山東臨沂新報告一起本地疫情,有一定的社區傳播風險。上海7月3日報告一起KTV傳播鏈疫情,4天內累計報告87例感染者,疫情已隱匿傳播一段時間,進一步社區傳播和擴散風險還是比較高的。

總體來看,近期我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國外疫情反彈明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壓力依然很大,各地還是要切實落實疫情防控的“四方責任”,抓好“四早”措施,嚴防境外輸入病例引起本土疫情,同時要提升本土聚集性疫情應急處置能力,及時遏制、阻斷社會面傳播,統籌社會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記者:落實疫情防控“九不準”的公衆留言板已經開通了一段時間,大家對於各地羣衆的留言都非常關注。我想問一下,我們對這些公衆留言的解決率是否有統計?另外大家也想了解一下,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和途徑來解決羣衆這些“急難愁盼”的問題?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監督局副局長 程有全: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舉幾個數據來回答你的問題。

6月28日,落實疫情防控“九不準”公衆留言板正式上線,6月28日至7月6日24時,共收到13916條信息,涉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我們均及時轉地方覈查處理。6月28日下午,我們收到信息2480條;6月29日,收到4850條;6月30日,收到2495條;7月1日,收到1406條;7月2日,收到653條;7月3日,收到549條;7月4日,收到599條;7月5日,收到453條;7月6日,收到431條。這個趨勢大家能看出來,6月29日投訴量最多,是4850條,隨着整治“層層加碼”,工作專班的跟蹤督辦,31個工作組的現場督導和各省份對照第九版防控方案持續整改,投訴量整體呈現逐日下降的趨勢。7月6日整體的數據比照6月29日整體的數據,下降了91%。截至7月7日10時,收到各省份辦理反饋信息13862件,其中2253件正在辦理中。辦結了11609件,辦結率是83.7%,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下一階段,我們將持續推進專項整治工作,按照整治“層層加碼”專班的工作機制,繼續做好線索收集、轉辦覈實、跟蹤督辦、通報曝光等工作,做到全面收集、及時轉辦、全力覈查、堅決整改,妥善解決“九不準”相關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羣衆的利益。謝謝。

香港中評社記者:近期全國疫情形勢好轉,人口流動增加,國際航線逐漸增多,相關核酸和隔離政策也在逐步調整。請問民航局如何在便利羣衆出行的同時,進一步織密織牢防控網?對於國際航班入境旅客應該如何管理?謝謝。

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副司長 孔繁偉:首先,感謝您對民航疫情防控工作的關注。近期,國內外經貿和人員往來有序恢復,我國外防輸入壓力不斷加大,防範疫情輸入任務十分艱鉅。民航局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在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基礎上,按照科學精準的原則,從兩個方面持續細化各方防控措施,堅決守住“外防輸入”民航關口。

一是壓實責任、主動服務、精準管控疫情傳播風險。我們要求航空公司落實主體責任,及時發佈和更新疫情防控要求,嚴格測溫驗碼;點對點做好服務,提前通知旅客進行個人健康監測,加強個人防範,做好登機前準備工作;進一步規範服務標準和流程,科學設置客艙溫度和通風量,明確機上衛生間消毒頻次,引導旅客在乘機過程中規範佩戴口罩,分時分區就餐,減少非必要的活動;加強與地面保障的銜接配合,組織旅客快速有序下機,防範疫情在機上傳播。

二是提高效率、疏通堵點、防止旅客聚集。指導機場進一步梳理優化入境旅客保障流程,合理劃分功能區域,提高使用效率;爲入境旅客提供全流程服務,通過站位式引導、安排專人爲特殊旅客服務、及時協調聯檢單位等措施,減少旅客在機場的滯留等候時間,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閉環轉運。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財經節目中心記者:近期,多國報道了傳染力更強的新冠奧密克戎變異株BA.4、BA.5流行毒株,請問我國情況怎樣?我國將採取哪些強有力的措施來防範新的變異株流行?謝謝。

雷正龍:謝謝您的提問。近期BA.5和BA.4亞分支已成爲南非、葡萄牙、英國、以色列等國家的主要流行毒株;法國、荷蘭等歐洲多國和美國也出現BA.5和BA.4感染者增加的情況,境外疫情明顯回升。近日北京、天津、陝西等地也相繼報告由BA.5變異株輸入病例引起的本土疫情,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

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已部署各地進一步強化外防輸入工作:一是加強口岸高風險崗位人員閉環管理。要求強化各單位主體責任,完善人員管理制度,落實高風險崗位人員集中居住、閉環管理、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個人防護等防控措施。二是加強入境物品、客運航空器等風險防範。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境內生產、流通、銷售全程防控和追溯管理。加強對入境航空器及其廢棄物的消毒監督管理工作,從嚴做好入境航空器消毒人員、廢棄物清運處置人員的安全防護。三是加強入境人員隔離管控。嚴格落實入境人員“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的管理措施。加強集中隔離點規範管理。四是加強口岸城市疫情防控。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要督促跨境運輸企業實行甩掛、接駁、吊裝等非接觸市的貨物交接方式,對跨境貨車司機實行全流程的閉環管理。指導重點場所、重點機構切實加強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工作。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第九版防控方案將入境人員管控措施調整爲“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請問這一調整是否有科學依據和實踐驗證呢?謝謝。

雷正龍:謝謝您的提問。前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全國部分口岸城市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試點研究工作,我們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進一步縮短,多爲2-4天。同時,絕大部分都能在7天內檢出。基於試點研究結果和國內多地的疫情防控實踐,我們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對入境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進行了優化調整。將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由原來的“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爲“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入境人員管控措施的優化調整是有充分科學依據的,同時也有防控實踐的基礎。謝謝。

南方都市報記者:近期報告的新增本土病例中我們發現有一些是航班機組服務保障人員,針對這些重點崗位的人員,請問將怎麼樣來加強防控?謝謝。

孔繁偉:謝謝您的提問。近期,我們注意到個別地區有入境航班的機組隔離酒店服務保障人員的陽性報告,我們迅速組織開展調查,並要求進一步發揮口岸機場疫情防控專班的作用,統籌地方政府、航空公司、機場等單位職員持續做好機場高風險重點管控崗位人員的防控工作,繼續落實好高風險崗位人員“兩集中”等各項防控要求,加強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嚴密健康監測和健康管理,強化作業期間的監督檢查,切實將閉環做到閉緊閉實閉嚴,防止破環漏防。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6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上開通了“落實疫情防控‘九不準’公衆留言板”,收集羣衆反映各地疫情防控“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問題。請問,目前有多少個部門、多少個省份開通了“九不準”問題線索收集渠道?收集的問題線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謝謝。

程有全:謝謝您的提問。目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整治“層層加碼”問題專班的12個成員單位,都通過本部門門戶網站或者是公佈投訴舉報電話等方式建立了問題線索收集渠道。這12個單位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民航局、國鐵集團。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目前也都建立了問題線索收集渠道,羣衆如果遇到疫情防控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問題,可以通過有關部門或當地網站、電話進行投訴,各相關部門和各省份會及時轉辦,跟蹤督辦地方切實解決羣衆反映的問題。

您剛纔提到收集的問題線索主要集中在“九不準”的哪些方面?我們彙總分析了近10天的數據,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依次是:違反“九不準”第2項,對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採取強制勸返、隔離等限制措施,佔31%;第1項,隨意將限制出行的範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佔24%;第4項,隨意擴大採取隔離、管控措施的風險人員範圍,佔15.5%;第5項,隨意延長風險人員的隔離和健康監測時間,佔15%;第3項,隨意延長中高風險地區管控時間,佔6%;第8項,隨意設置防疫檢查點,限制符合條件的客、貨車司乘人員通行的,佔3%;第9項,隨意關閉低風險地區保障正常生產生活的場所,佔2.9%;第7項,對符合條件離校返鄉的高校學生採取隔離等措施,佔1.8%;第6項,隨意以疫情防控爲由拒絕爲急危重症和需要規律性診療等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佔0.8%。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宏觀頻道記者:近期,有口岸城市發生進口冷鏈食品相關疫情,冷鏈食品輸入疫情風險再次受到各方關注,請問怎樣加強冷鏈相關疫情防控?謝謝。

李政良: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爲有效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全國海關嚴格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總體部署,不斷優化完善進口冷鏈食品口岸疫情防控的一些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源頭管控。加強與出口國家或地區主管部門的溝通磋商,提高會談級別,增加會議頻次,加大遠程視頻的抽查力度,督促輸華食品企業落實安全防護責任,嚴防輸華食品及包裝在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各環節受到新冠病毒污染。境外主管部門和企業積極配合,主動採取防止和消除污染措施。今年上半年,我們視頻檢查了182家冷鏈食品生產企業,與有關國家或地區官方主管部門召開了208次視頻會議。從全國口岸檢出情況看,雖然全球疫情居高不下,部分國家和地區疫情反彈,但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檢出陽性的數量大幅下降。

二是進一步優化完善監測檢測工作。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最新要求,海關繼續將抽樣檢測作爲監測源頭防範污染效果的重要手段,綜合考慮出口國家或地區源頭管控落實情況和效果,適當調整抽檢比例和數量。海關根據檢測結果對輸入國家或地區的防範污染措施進行檢查、調查,對存在問題的境外食品生產企業,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採取限期整改、暫停進口、撤銷註冊等措施;對輸華冷鏈食品檢出陽性的境外食品生產企業,不再實施暫停進口申報的緊急預防性措施,在保證監測檢測工作有效性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效率。

三是嚴格監督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工作。今年上半年,海關監督全國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4585萬件,各地各相關部門嚴格按規定對尚未消毒的,在後續環節順勢開展預防性全面消毒。

四是嚴格實施封閉管理。對海關係統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人員嚴格實施封閉管理,期間,加強個人安全防護,按規定做好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切實防範暴露風險。謝謝。

米鋒:最後一個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請問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如何?尤其關心加強免疫和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的情況。謝謝。

雷正龍:謝謝您的提問。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目前我們繼續指導各地積極穩妥的做好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截至7月7日,全國累計報告新冠疫苗接種34億655.7萬劑次,接種總人數達到12億9562.6萬,已完成全程接種12億6190.8萬人,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佔全國總人口的91.9%和89.51%。完成加強免疫接種7億9327.9萬人,其中序貫加強免疫接種4229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覆蓋人數達到2億3402.88萬人,完成全程接種2億2121.8萬人,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佔老年人口的88.64%和83.78%。完成加強免疫接種1億7348.3萬人。

目前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進展總體順利,山東、西藏、江西、安徽、陝西、廣東等6個省份60歲以上人羣接種覆蓋率已超過91%,但仍有個別省份接種進度較爲緩慢,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指導各地做好新冠疫苗加強免疫和老年人的接種工作。謝謝。

米鋒:謝謝。今天的發佈會幾位嘉賓爲我們介紹了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情況,特別是介紹了“外防輸入”和整治“層層加碼”等問題,後續我們還將繼續召開新聞發佈會,歡迎大家繼續關注,也再次感謝各位嘉賓。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