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瑞信窩輪》【瑞信股輪點評】恆指重上兩萬四,阿里回穩小米追落後

阿思達克 05-11 09:15
恆指重拾升勢 重上24,200點水平

走勢分析

有報道指,中美貿易代表通電話,同意就落實首階段協議保持溝通。港股周五向好,恆指高位曾升逾280點,收市升近250點,保持在24,200點水平以上。

港股止跌回穩,不過仍未能擺脫23,500點至24,500點的橫行區。環球疫情好轉下,短線觀望突破橫行區頂部的機會,支持繼續參考23,500點水平。

策略概要

恆指重上24,200點,資金反手開淡倉。參考24,500點或為明顯阻力,淡友主要考慮收回價在該水平以上的熊證,而保守淡友再在阻力位以上預留緩衝。

好倉資金向上換馬,有進取好友考慮收回價在兩萬四以上的近價牛證,不過恆指過去一周屢次失守該水平,投資者亦不妨下移至收回價在23,800點以下、甚至近遠價的產品。

恆指牛證68072,收回價23950點,行使價23850點,屬新上市產品,兌換比率10000。

恆指牛證68076,收回價23800點,行使價23700點,屬新上市產品,兌換比率10000。

恆指熊證64283,收回價24550點,行使價24650點,槓桿比率約34.8倍,兌換比率12000。

恆指熊證66541,收回價24700點,行使價24800點,槓桿比率約28.0倍,兌換比率12000。

恆指認購證23916,行使價25,600點,20年09月到期,實際槓桿約12.1倍。

恆指認沽證24467,行使價22,200點,20年09月到期,實際槓桿約6.9倍。

阿里190元以上靠穩 港交所未止跌

走勢分析

阿里巴巴(9988)周五止跌回穩,高位曾升逾2%,但未能順勢突破195元,收市升逾1%。向上以挑戰200元為目標,支持參考180元水平。

宣布行政總裁不再續任的港交所(0388),周五仍未止跌,收市再跌逾1%,低位暫守242元。250元關口或已漸建阻力,支持下移至參考235元水平。

策略概要

阿里重拾升勢,不過由於過去一段時間表現弱勢,資金繼續博反彈。好友主要考慮行使價在210元以上的認購證,又或參考180元為支持,留意收回價在該水平附近的牛證。

港交所捱沽,不過市場對中概念回歸的憧憬持續,資金開好倉觀望反彈,主要考慮行使價約260元的輕微價外認購證,待到價後才再向上換馬。

阿里認購證23920,行使價215.20元,20年09月到期,實際槓桿約7.3倍。

阿里認沽證24019,行使價170.88元,20年09月到期,實際槓桿約5.6倍。

阿里牛證64068,收回價180.88元,行使價178.88元,槓桿比率約11.6倍。

阿里熊證69413,收回價208.88元,行使價210.88元,槓桿比率約10.6倍。

港交認購證23228,行使價264.08元,20年09月到期,實際槓桿約10.9倍。

港交認沽證17070,行使價233.68元,20年11月到期,實際槓桿約5.5倍。

港交牛證68329,收回價225.88元,行使價223.88元,槓桿比率約11.6倍。

港交熊證54319,收回價258.58元,行使價260.58元,槓桿比率約12.7倍。

小米曾急升一成 美團突破110元

走勢分析

有報道指,小米(1810)在五一期間的門店銷售升約13%,股價周五追落後,高位曾升近11%,逼近11.5元水平,收市升逾8%。向上有待上試12元,支持上移至參考10.5元水平。

美團點評(3690)周五成功突破110元,高位升幅逐步擴大至逾3%,以111.6元的逾三個月高位收市。向上有待上試115元,支持參考100元關口。

策略概要

小米顯著抽升,資金觀望擴大升幅的機會,好友向上換馬至行使價12元以上的認購證。淡倉部署上相對進取,小注考慮行使價在10元以下的認沽證。

美團破位,好友近日已上移至行使價約120元的認購證,不過過去一段時間,淡倉累積較多資金作反手部署,主要留意行使價約90元的認沽證,觀望高位回套的機會。

小米認購證19924,行使價12.9元,20年09月到期,實際槓桿約6.5倍。

小米認沽證14534,行使價9.08元,20年09月到期,實際槓桿約5.3倍。

小米熊證55398,收回價11.88元,行使價12.28元,槓桿比率約9.5倍。

美團認購證23128,行使價118.1元,20年09月到期,實際槓桿約6.1倍。

美團認沽證21934,行使價88.83元,20年09月到期,實際槓桿約6.0倍。

美團牛證62792,收回價95.88元,行使價92.88元,槓桿比率約5.6倍。

美團熊證61711,收回價118.28元,行使價121.28元,槓桿比率約9.3倍。

以上產品資料來源: 彭博資訊及瑞信網站cswarrants.com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

免責聲明:筆者為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 ,並身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有關恆生指數或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免責聲明,請參閱上市文件。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投資者應瞭解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文件。瑞信之聯屬公司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並無聲明任何投資或策略適合或符合閣下的個別情況。結構性產品交投量並不是結構性產品表現的指標,投資者不應僅依賴交投量歷史高位數據以釐定結構性產品日後的表現。~

重要聲明:

以上資訊由第三方提供,AASTOCKS.com Limited對於任何包含於、經由、連結、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有關服務所獲得之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對於您透過本網站上之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之任何產品、資訊資料,本公司亦不負品質保證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