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覆盤2020 | 華爾街"空手套白狼"火爆,SPAC IPO規模創歷史紀錄,卡車界特斯拉、激光雷達明星初創公司紛紛借道SPAC上市

uSMART盈立智投 12-30 19:24

uSMART盈立智投編者按,不斷創造歷史的2020年,"空手套白狼"也空前熾熱!SPAC"空前火爆"!

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美國IPO市場,這讓許多計劃通過傳統IPO上市的企業,面臨上市難度、成本增加等困境,於是”買殼上市”蔚然成風。

今年以來,在美股市場上,SPAC上市的項目高達248宗,規模創歷史最高,亦首次超過傳統方式IPO(217宗)。

數據來源:spacinsider.com,renaissancecapital.com

從近10年的數據來看,SPAC公司IPO數目每年從1到59宗不等,直到今年才大規模爆發,同比增長317%至248宗,平均一天一宗。

數據來源:spacinsider.com

2020年SPAC的募資規模高達約829億美元,亦首次超過傳統方式IPO募資規模(782億美元)。

SPAC火熱!就連軟銀也要進場,外媒報道軟銀將推出首個SPAC公司,融資5至6億美元!高盛和花旗將負責這一上市業務,SPAC將被用來收購軟銀此前從未投資過的一家公司。(注:機構大佬的SPAC往往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高盛表示,今年完成的SPAC IPO中,多數都在尋找主要在信息技術醫療保健非必需消費品領域的收購目標,這與前幾年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前幾年,收購目標主要是能源、工業和金融等傳統價值行業。

高盛預計,SPAC上市模式可能導致未來兩年內全球併購規模達到3,000億美元。

 明星初創公司紛紛"借道"SPAC上市 

SPAC十分適合市場表現優秀的初創企業,今年通過SPAC併購成功上市的明星初創公司有:電動卡車製造商Nikola(NKLA)、在線體育博彩平臺DraftKings Inc(DKNG)、共享辦公頭部企業優客工場(UK)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 LiDAR(VLDR)、激光雷達公司Luminar(LAZR.US)等。

圖片來源:uSMART盈立智投

圖片來源:uSMART盈立智投

 什麼是SPAC?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出現,直譯爲"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又稱"空白支票公司",是一種沒有營運業務的空殼公司,唯一的目的是透過首次公開發行(IPO)募集資金後,專門去收購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等同讓被併購的公司能夠借殼上市。

 普通投資者如何參與SPAC?

一般散戶投資人很難參與到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而 SPAC 其實就相當於"只投資於1只未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權基金(PE Fund)",讓散戶投資人可以藉由投資 SPAC,參與私募股權類型的交易。

整體而言,參與時需要關注四個關鍵節點:

1)殼公司上市

2)收購目標傳出市場風聲

3)公司公告合併對象

4)正式合併

階段1主要是看機構和大佬背景,階段2開始看收購標的,階段3基本上是確定性的利好兌現,階段4就看合併後的實體公司是否受二級市場繼續追捧。

 經典案例: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 Lidar買殼上市 

7月2日,激光雷達傳感器研發商Velodyne Lidar宣佈將與SPAC公司Graf Industrial Corp.(代碼:GRAF)合併,此次合併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屆時,Graf Industrial會更名爲"Velodyne Lidar",股票代碼變更爲"VLDR",並繼續留在紐交所上市。合併消息傳出來,殼公司GRAF當天暴漲48.23%至20.53美元,利好落地,前期埋伏的投資者開始獲利了結,股價此後開始回落到13.01美元,但隨着激光雷達概念的熱炒,股價隨後一度翻倍到32.5美元。

5個購買SPAC的tips:

1)近10原則:SPAC的地板價往往爲10美元起,越靠近這個價格,風險越小,但通常10美元附近的SPAC仍在起步階段,存在不能合併的風險,一旦有了合併消息,等普通投資者發現時,股價一般漲到了14美元,或者更高。

2)大佬加持

3)賣出時間:一般而言,股價會在合併前,達到最高點,是不少投資者止盈的時點,買SPAC相當於投機,一旦獲利,應了結離場,但也有個別公司在合併後仍會大漲。

4)切勿追高:SPAC是資本炒作,注重消息面,一旦有好消息,市場會快速做出反應,在14美元之前觀望,逢低買入。

5)入倉價格:有比較確定合併對象的SPAC,股價在5-12美元的SPAC(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以上tips資料整理自:嗶哩嗶哩UP主「冪的暴漲股」

SPAC的運作流程

SPAC的運作流程主要分爲以下幾步:

1)成立空殼公司(SPAC)

2)IPO 募集資金

3)尋找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

4)併購目標公司

5)被併購的公司借殼上市

6)如果沒有找到值得併購的公司,或者未在期限內完成併購,SPAC 便會清算解散,把錢還給股東

一家SPAC通常以每股10美元的價格上市,其中包括1股普通股一小部分認股權證(實質上是一種看漲期權),在IPO後的幾個月內,這二者分拆並開始單獨交易。籌集到的現金進入這家SPAC的信託,在SPAC完成與實際運營業務的公司的合併之前,這些現金可以賺取利息。

在合併完成後,認股權證通常以11.5美元的價格行使。在保薦人尋找收購目標時,這些認股權證是對IPO投資者開出的一種優惠條件,以換取他們鎖定現金的承諾。

如果一家SPAC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通常是在IPO兩年後)完成收購交易,信託的資金將被清算,資金返還給股東而認股權證到期後將一文不值,保薦人將失去風險資本。在進行併購時,股東還可以選擇贖回他們的股票,以換取信託中相應比例的現金。如果併購交易對股東來說不夠具有吸引力,那麼這樣做就可以減少合併給他們帶來的不利影響,但有時在此之後SPAC可能就沒有足夠現金來完成併購交易了。

SPAC 參與者有誰?

SPAC 的參與者大致可分爲3大類:創始人/管理團隊、贊助人、大衆投資人

1)創始人 / 管理團隊(Founder / Management Team):尋照目標公司並完成併購

創始人會爲SPAC提供初始的啓動資金,未來在SPAC進行 IPO且完成收購後,將獲取大量股權收益。SPAC通常由 3 人以上,具有私募股權、併購、營運經驗的管理團隊領導。

由於SPAC只是一家沒有營業項目的空殼公司,因此創始人與管理團隊,就成爲從投資者那裏籌集資金時的賣點。

今年成立SPAC的最知名的人士是"對衝基金大佬"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他旗下的對衝基金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SPAC—Pershing Square Tontine Holdings (PSTH.U)的保薦人,後者在7月22日進行IPO時籌集了40億美元資金。

2)贊助人(Sponsor):在 IPO 之前提供資金,獲取"創始人股份"

在 SPAC成立後,但尚未 IPO之前,就先投入資金的投資人,稱爲"贊助人"(Sponsor),也就是 SPAC 的 pre-IPO 階段投資者;贊助人出資後獲得"創始人股份"(Founder Share)。

3)公衆投資人:參與IPO ,購買"單位"

SPAC在IPO階段,一般大衆是購買"單位"(Unit)參與投資,每個"單位"由一股"普通股"(Common Stock)和一份"認股權證"(Warrent)組成,且按慣例每"單位"的價格通常是10美元

認股權證是爲了鼓勵投資人在 IPO之後繼續把錢留在信託賬戶中,直到併購完成。若 SPAC完成收購後股價上漲,投資人的報酬就不是隻有普通股的價差,還有認股權證的額外利潤。

在 IPO 完成上市之後,SPAC "單位"就可拆分成"普通股"與"認股權證",投資人在市場上可以交易整個"單位",也可以單獨交易"普通股"或"認股權證"。

SPAC上市 VS 傳統IPO上市 

1)傳統IPO上市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SPAC只需要徵得兩個收購方的同意,不存在其他原因導致的發行失敗。

2)傳統IPO需要管理層批準,而SPAC不需要批準。

3)透過 SPAC上市的籌資速度,比傳統IPO更快:傳統IPO可能需要 18 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而 SPAC通常3 -5個月就能完成 IPO。

4)交易所對傳統IPO企業有明確的標準和要求,而SPAC可以繞過美國證監會對企業IPO的硬性要求,更適合中小企業。

風險提示:SPAC可能在截止日期前找不到收購目標,合併後股權可能出現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