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港股牛市來了不知道買什麼?這個ETF幫你解決所有問題!

格隆匯 01-19 17:33

作者 亞當斯密達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來源 | 格隆匯研究(ID:glh_tushuocaijing)

這幾天的港股可以説如同裝上了火箭一般,港股指數和個股都紛紛大漲。

尤其是進入了2021年之後,指數更是呈現斜線45度直線向上。

背後的一層原因是南下資金的瘋狂湧入,已經連續10個交易日單日流入超過100億港幣,2021累計流入超過1500億港幣。

如果深究背後流入的原因,可能和A股機構調倉有關。2020年,A股是個大牛市,但是南邊的港股,可能很難想象恆生指數全年下跌了3.4%。所以相比於A股部分板塊超高的估值,港股真的存在很多便宜的東西。在各大機構要為2021年的業績負責的情況下,A股高位抱團有所鬆動,比如我們看A股白酒就出現了明顯的鬆動,超級大牛股酒鬼酒連續喜提兩個跌停,2020年翻倍還多的五糧液在2021年已經下跌了2.5%,資金開始尋找新的超額收益點。

那麼我們看下南下資金最近買了什麼股票。

上圖是近一個月港股通南下淨買入情況,可以看到買入最多的是港股科技龍頭騰訊,其次是中國移動,另外還有中芯國際,美團,思摩爾,電信,小米等,基本前十去看,除了中海油,其餘清一色的TMT公司。

這也引出了今天題目所提出的問題:港股牛市買什麼?

——答案就是科技股

但是港股科技股那麼多,選哪個比較好,除了例如騰訊這種龍頭,有沒有其他超額收益更高的選擇呢?

——答案就是恆生科技指數

恆生科技指數對應的ETF是?

——3033.HK

只是可惜這個指數ETF還不能通過港股通購買,目前只能通過港股賬户購買。

我們先看下恆生科技指數的成份股:

可以看到其基本包含了目前港股上最主流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包括小米,京東,騰訊,美團,阿里等等,都在這個指數裏面。

不誇張的説,這些企業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小米第一次讓國人買到了性價比的手機,並對中國電子供應鏈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教。阿里巴巴,讓人們的購物從線下移至線上,改造了整個物流,和供應鏈系統。騰訊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13億人因此相互鏈接。而美團優化了人們獲得服務的方式。正是這些卓越的中國企業,讓中國實現了彎道超車。從中國模仿別人,到別人模仿中國。現在有眾多的韓國美團,東南亞騰訊和非洲阿里巴巴正在從這些中國企業中吸取養分,快速成長。

望向未來,科技將繼續改變我們的生活。如果説上一波科技浪潮是互聯網,那麼我們正在經歷的正是由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代表的第三波科技浪潮。這些企業往往以極快的速度成長,當人們第一次注意到的時候,已然成為龐然大物。如快手,抖音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公司,App滲透率短短几年便已經幾乎覆蓋全體網民。快手即將在港股上市,而幾乎肯定會被列入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而第三波科技浪潮,中國不但沒有落後,很多領域還走在前列,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將會誕生更多偉大科技企業。

然而悲催的是A股的股民們卻沒有分享到這些偉大企業的紅利,由於科技和互聯網公司成立初期面臨巨大的前期投入,無論是對基礎科學的理論研究,還是技術上的前沿突破,亦或是佔領市場的燒錢大戰,都免不了大把的花錢。這導致這類企業利潤表長期非常難看,往往常年虧損。按照中國A股上市制度,無法上市,因而只能選擇美股或港股。

我們再放眼未來,越來越多的科技互聯網公司將在港股上市,比如已經通過聆訊的快手,還有未來的抖音和今日頭條,還有很多將從美國迴歸的中概股,比如嗶哩嗶哩,百度,拼多多等,再加上已經在港股上市了的騰訊,美團,小米等,港股可以説聚集了全國最知名最頭部等互聯網科技公司。這些公司基本會慢慢替代掉恆生科技指數中靠後的公司,可以説,這個指數才是代表中國的未來。

我曾經提過一個説法,指數是最好的基金經理,沒有之一,因為指數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優秀的公司,也不會誤殺任何一個被時代淘汰的公司。

這個指數從7月22日推出至今,已經上漲了35.64%,如果把這個指數往前推到2020全年,這個指數整體上漲了大約96%,是不是遠遠跑贏了A股的各大指數呢。

以下是科普內容:小白是否應該選擇ETF基金?

首先,ETF是指數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的英文縮寫,是一種跟隨特定指數的基金。換言之,指數漲,基金就漲,指數跌,基金就跌。那麼指數是什麼呢?指數是通過某種篩選標準選出一大堆股票,然後根據股票的股價,市值等算出一個特定的值。舉例來説,美股的標普500指數,先篩選出美國股票市場中,市值61億美元以上,流通股本佔比50%以上,財務健康,並在重要行業佔據核心地位的500支股票。然後通過對這500家企業的市值加權平均得到一個具體數值,這個數值就是標普500指數。

類似標普500的指數,一旦篩選股票的機制設定完成,基本上就不需要人為干預。因此,類似的指數基金的基金經理理論上可以請任何人來當,因為只需要每隔一段時間按照篩選標準機械性地調倉換股即可。

那麼這就有一個問題需要解答,市場上有那麼多高學歷且擁有多年證券從業經驗的職業投資人,作為投資小白,我們為什麼不把資金交給這些可能創造高回報的專業人士?難道他們的選股能力和擇時能力還敵不過一個簡單的算法嗎?

這裏不得不提巴菲特與Protégé  Partners對沖基金的著名賭局。2008年巴菲特預言10年後,標普500指數將打敗其對沖基金的投資組合,賭注一百萬美元。Protégé  Partners對沖基金認為他們人才濟濟,經驗豐富,可以通過對宏觀,行業,公司和市場情緒的分析在恰當的時間點更換股票,並在高估的時候賣掉,還可以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同時做多,做空。然而結局是巴菲特的再一次正確,10年時間,標普500累計上漲125.7%,每年複合累計增長8.5%。而對沖基金的投資組合扣除管理費用後,總收益僅87%,年複合增長6.5%。

巴菲特賭贏的背後原因是,標普500指數的篩股標準是非常科學的,指數將那些長期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選出來,並且長期持有,充分享受這些優質企業的成長過程,同時還維持名單的更新,將那些順應時代的新興的好公司納入,而將衰敗的企業清出。所以,長期來看,這就是一張代表社會中堅力量的企業名單,長期持有這些企業,必然會有優異的收益率。這也就是之前説的——指數是最好的基金經理,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