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介紹上市,蔚來不缺錢?

格隆匯 03-10 17:10

01

鴻臚少卿

蔚來回港上市,為何不融資?

此次上市為“介紹上市”,不涉及新股發行或融資,但可以快速掛牌,此後如果需要可以在港股再進行融資;上市後,蔚來發行的美國存託憑證可以與港股進行自由兑換,稀釋潛在的“中概股退市”風險。此外,蔚來還計劃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擴大投資者接觸渠道。

車型方面,蔚來計劃今年推出三款新車型,其中ET7將在3月28日正式交付,ET5將在9月開始交付;第三款車ES7或於4月北京車展亮相。在新車型的帶動下,我們預計蔚來汽車2022年銷量有望達到18萬輛,同比增長約100%。在智能技術方面,新車型將搭載Aquila超感系統和Adam超算平台,並將逐漸實現輔助駕駛功能的訂閲式付費。

估值:在市值/毛利的維度,蔚來市值對應2022年毛利潤的14.7倍,比亞迪(H)/吉利汽車(H)目前為9.7/5.1倍,考慮到公司收入增速較高,蔚來等新勢力企業目前配置性價比極高。PS的角度,目前特斯拉市值對應2022年收入的10倍PS,造車新勢力企業的合理PS區間為5-10倍。蔚來汽車2022年收入預測為678億元,考慮市場風格,給予2022年收入的5X PS,對應目標價32美元。

02

東北一度

醫藥股應忽略短期波動,注重長期邏輯。

醫藥行業最近隨市場暴漲暴跌,不能被短線行情牽着鼻子走,想清楚醫藥行業長期增長的本質是什麼?是醫藥剛需的長期拉動,是健康消費升級的長期拉動,並且當下的需求滿足度和滲透率極低,但是因為大家對於支付端變革政策的擔憂,大家忽略了這個本質,支付端政策不會是一個剛性行業的長邏輯限制,最多算中短期干擾項。中長期看,我們是樂觀的。

GDP 處於增速下行階段,經濟結構持續調整,而我國醫藥產業又處於成長早期階段,存在逆向剪刀差,比較優勢是強化的。七普人口數據出爐,我國人口結構正在發生鉅變,未來因為巨大人口紅利帶動的很多行業發展邏輯都將面臨鉅變,市場會越來越關注並去尋找增量屬性比較優勢行業,邏輯週期夠長並且確定性夠強的行業排在最前列的非醫藥莫屬(老齡化加劇剛需醫藥擴容、健康消費升級加劇消費醫藥滲透率提升),長期值得樂觀。

長期的 4+X 戰略思路是不變的:醫藥科技升級、醫藥消費升級、醫藥製造升級、醫藥模式升級等。

03

愛飛翔

説説圓通快遞。

圓通2022年1至於2月淨利潤5.45億元,那麼1至3月的淨利潤就是7.5億到8億元之間,考慮到一季度春節因素成本略高於其他時候,那麼圓通2022全年淨利潤預計在35億到40億之間,目前圓通是快遞行業龍二,給予28倍估值,合理市值是980億到1120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圓通速遞和順豐空間是民企快遞企業裏面擁有航空的公司。也就是,相對於中通韻達申通等,圓通速遞是擁有差異化優勢的。

航空的優勢讓圓通速遞在國際貨代和國際快遞業務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未來隨着產品的分層推進,隨着高端快遞需求增長,圓通的航空也將有望助力於產品分層和中高端快遞服務。圓通業務量1月至2月複合增長27.81個點,增速仍舊非常樂觀,1月2月達到業務量22.97億件。若不是主動放棄較低價格的產品快件,業務量增速將更高。

綜合總體看,圓通速遞公司穩中向好的方向發展,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驚喜增長,公司的綜合實力不斷得到極大的提升。

04

北方有佳木

平安銀行2021年年報點評。

3月9日,首份上市銀行年報—平安銀行2021年年報出爐。

公吿顯示,平安銀行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1693.83億元、363.3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3%和25.6%。不良貸款額較上年末減少1.15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02%,較上年末下降0.16個百分點;關注貸款佔比1.42%,較上年末上升0.3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逾期60天以上貸款撥備覆蓋率及逾期90天以上貸款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88.42%、338.22%和397.40%,較上年末分別上升87.02、118.44和128.66個百分點。

營收已經見底回升。營收增速從21Q1-Q3的9.1%繼續+1.2pc至10.3%;2021 年末零售三大產品汽融、信用卡和新一貸餘額分別同比增長 22%、17%、9%,增速分別環比-7pc、+7pc、+5pc。其中,2021Q4信用卡顯著恢復,單季度的信用卡新發卡數和卡均交易額自2021Q2以來持續改善,預計信用卡對零售收入的拖累將轉為正貢獻。

利潤增速藏在了撥備裏。撥備覆蓋率環比+20pc至288%,逾期 90+撥備覆蓋率環比+27pc至397%,均為近十年高位。

資產質量穩中向好。2021A末不良率環比-3bp至1.02%。因信用卡逾期和關注標準變更,導致關注、逾期數據擾動。剔除影響後,逾期率、關注率環比-6bp、-28bp 至 1.34%、1.09%,資產質量指標整體向好。

私行財富增長動能開始修復。21Q3私行AUM環比減少,市場擔憂平安銀行因地產爆雷、股價波動等影響AUM增長潛能。21Q4見到改善信號,零售、財富、私行客户數同比分別+10%、18%、22%;零售和私行AUM同比分別+21%、25%,環比分別+4%、+5%,環比增速較 2021Q3末分別+2pc、+5pc。

另外平安銀行首次完整披露對公房地產相關敞口和風控措施,對市場的疑慮有所緩解。敞口來看,2021年末表內承擔風險的敞口3411億,佔總資產7%;其中,房地產貸款2889億,佔總貸款9%。表外不承擔風險的敞口1207億。風險來看,2021年末對公房地產不良率0.22%,與上年末基本持平,較21H1 -35bp。風控來看,通過白名單、區域(一線城市+人口淨流入、產業支撐力強的二線城市)、項目(去化能力、符合政策導向)、貸後資金監控等進行風控。

風險提示:撥備率上升,收益類資產風險敞口擴大,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再次上升。

05

江瀚視野

業績創新高股價卻持續走低,中興通訊問題出在哪了?

3月9日,中興通訊收跌1.21,股價報25.35元,最新總市值1199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晚間中興通訊剛發佈2021年年報,其營收、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據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中興通訊實現營業收入1145.2億元,同比增長12.9%;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68.1億元,同比增長59.9%。2021年中興通訊實現營收、利潤雙豐收,均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運營商網絡、政企及消費者三項業務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消費者業務增長高達59.2%至257.3億元。國內市場實現營業收入780.7億元,同比增長14.7%,佔整體營業收入的68.2%;國際市場實現營業收入364.5億元,同比增長9.1%,佔整體營業收入的31.8%。年報顯示,中興通訊2021年研發投入高達188.04億元,同比增長27.08%,遠超營收增幅,超過2020年的14.59%。

但與亮眼的業績相比,中興通訊今年以來的股價卻不容樂觀,從1月21日開始,中興通訊開始持續下跌,3月7日一度逼近跌停,近五日跌幅已達到13.66%。説實在看到中興通訊的財報很多人還是非常關注的,畢竟中興通訊在整個市場之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家公司,在多年之前中興通訊和華為可以説都是中國互聯網基礎設施運營商中非常備受關注的兩家企業,然而這些年華為可以説是高歌猛進,中興通訊就顯得有一些式微,但是中興通訊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本身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還是可以的,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中興通訊業績創新高股價卻創新低的局面了?

首先,中興通訊當前的股價和業績基本面的表現的背離,實際上也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主要原因還是當前整個中興通訊實際上所在的互聯網或者説科技類股票處於一個嚴重大跌的狀態之中,無論是中國資本市場,美國資本市場還是歐洲資本市場,幾乎都是普遍下跌的一個狀態。

之前其實我們就已經説過了,最核心的原因是當前整個市場的恐慌情緒還在不斷加劇,在這種恐慌情緒的影響之下,科技類股票往往最受市場的衝擊,這是因為科技類股票都是通過講故事或者説缺乏足夠的業績表現來進行支撐,所以往往科技類股票都會被市場所優先拋棄,這是市場在恐慌情緒下的正常表現,對於中興通訊來説,正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出現比較大規模的下跌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其次,我們再來看中興通訊的基本面,的確中興通訊的基本面是發展的不錯的,整體的營收水平和利潤水平都還可以,包括增長率也還是不錯,但是我們知道的是這些增長率只是和自己相比,中興通訊本身的產品問題可能依然存在,中興通訊是一個在基礎設施市場上還是有比較強的市場影響力的公司,但是在個人消費者業務層面,中興通訊這些年其實一直沒能擁有拿得出手的個人端產品可以説中興通訊在個人端市場上實在是有一些表現不佳,這也是當前資本市場,可能對中興通訊保持不太看好態勢的原因所在。

第三,對於中興通訊來説,中興通訊本身的業績表現受到國際政治和國際市場形勢的影響相對比較大,我們看到當前中興通訊處於比較波動的狀態之中和這個也有相當大的關係,所以對於中興通訊來説,雖然去年一年的表現不錯,但是市場對於中興通信的預期並不好,所以這也是當前整個中興通訊市場表現不佳的核心原因,因此對於當前的中興通訊來説,如何能夠給資本市場以一個穩定的市場預期才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06

朱葛大力

美團的長期邏輯發生改變了嗎?

昨日經歷一場大跌,多數股以深v結尾,但美團今日並沒有走出令人期待的大反彈,反而是持續陰跌,尤其是港股恆生科技指數皆不好看。可以見得,自傳出“引導外賣服務費下降”消息傳出後,美團股價就一蹶不振,如今看來互聯網行業在資本市場變得脆弱起來,甚至一些小消息就可影響到股價,而美團事實上也走出了一段高度看漲的悠哉時期,那麼當下如何看待美團在二級市場上的投資價值呢?

首先,美團以外賣起家但隨後加入了許多創新型業務,不斷擴大業務範圍,以疫情為界限,可以看到2020年之後其餐飲外賣業務收入有顯著提升,但堂食又受到疫情影響收入受到限制;從外賣業務來看,已經開始在調整商業結構,降低佣金權重,提高廣吿營收類收入佔比,而美團也通過兩頭補貼方式使得流量快速增長,這種互聯網式打法無可厚非,但走到後面仍然需要尋找出除了外賣業務以外更多的業績增長點,當市場開始產生疑問的時候,公司的估值也會遭受質疑,其潛在降低佣金風險無法避免,且受到市場強監管,市場有所擔憂也是正常之舉。

但另一方面來看,近期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吿指出,美團日前宣佈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經營困難的中小商户提供服務費減免措施,相信費率優惠為短暫性,不會導致食品配送定價機制產生結構變化。或許又可以從長期角度來期待,上述政策引導降低的是商家服務費率,短期美團業績必然受到影響,但長期來看會使得更多商家經營受益,吸引更多商家加入,逐漸形成良性循環。

格隆匯聲明: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匯觀點及立場。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