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9月PMI數據點評:景氣再度回升,補庫仍需等待

格隆匯 10-02 18:14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國君宏觀董琦;作者:董琦 劉姜楓

導讀

9月PMI回升至榮枯線以上,供給修復強於需求,需求連續兩月好轉,穩增長政策託舉下後續料將維持一定韌性。EPMI顯著回升,也有望引領經濟整體的回暖。新訂單回升、產成品庫存回落,顯示被動去庫加速,庫存週期的趨勢性回補階段仍需等待。

摘要

1. 9月製造業PMI較上月回升0.5個百分點至50.2%,較季節性低0.3個百分點:

1)需求再度回暖,4月來首次升至榮枯線以上,領先指數回升;

2)原材料和出廠價格指數延續回升態勢,均強於季節性;

3)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去化加速;

4)內需好於外需,外需修復彈性較大;

5)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景氣度顯著回升。

2. 9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PMI回升至51.7%,低於季節性:

1)運輸、旅遊和信息傳媒景氣度領先季節性。

2)土木工程業維持高景氣,房屋建築環比大幅回升。

3. 9月PMI回升,主要的貢獻在生產端,往後看,穩增長政策託舉下需求有望呈現韌性:一是在地產政策刺激下,商品房市場逐漸出現由二手房到新房的帶動;二是9月基建實物工作量或將主要在9、10月形成。同時,EPMI超季節性回升也暗示新興產業需求端有所回暖,有望後續引領經濟整體的回暖。

4. 但需求仍然弱於季節性,BCI招工指數下行也説明企業預期修復尚不穩固,庫存週期趨勢性回補仍需等待:

1)9月PMI新訂單指數回升、產成品庫存回落,顯示被動去庫加速,説明8月價格回升帶來的名義庫存回補後還沒有進入趨勢性補庫。

2)從PMI採購量來看,化工連續三個月原材料採購量環比較高,有望引領補庫。

風險提示:經濟內生動力恢復不及預期。

正文


1.  製造業PMI回升至榮枯線以上


製造業PMI回升至榮枯線以上。2023年9月製造業PMI較上月繼續回升0.5個百分點至50.2%,是自2023年4月以來首次回升至榮枯線以上。較季節性仍低0.3個百分點。

(1)供需兩端回暖,供給端修復彈性更大。9月PMI生產較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至52.7%,比季節性高0.5個百分點;新訂單較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至50.5%,較季節性低0.8個百分點,供需兩端均有回升,供給修復彈性更大;新出口訂單回升1.1個百分點,較季節性低0.3個點,內需整體表現好於外需,而外需回升幅度較大,高技術製造業(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及儀器儀表、電氣機械、醫藥)和農副食品、紡服等行業外需修復較大。以新訂單減去產成品庫存衡量的PMI領先指數回升0.8個百分點。

(2)原材料和出廠價格指數繼續回升,均強於季節性。原材料購進價格較上月上升2.9個百分點至59.4%,高於季節性0.4個百分點;出廠價格指數上升1.5個百分點至53.5%,較季節性高0.1個點。

(3)去庫加速。原材料庫存指數48.5%,較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較季節性高0.5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較上月回落0.5個點至46.7%,較季節性高0.1個百分點,需求回升背景下加速去庫;供應商配送時間回落0.8個百分點至50.8%,較季節性高1.5個百分點。

(4)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顯著回升。大、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1.6%、48%,分別較上月回升0.8、0.3個百分點。中型企業PMI為49.6%,與上月持平。


2. 建築業帶動非製造業景氣提升


9月非製造業景氣度提升。9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PMI為51.7%,環比回升0.7個百分點,低於季節性1.9個百分點。其中服務業PMI為50.9%,較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較季節性低1.5個百分點;建築業PMI為56.2%,較上月回升2.4個點,較季節性低3.8個點。

(1)運輸、旅遊和信息傳媒景氣度領先季節性。分行業看,貨運類(水上運輸、道路運輸)、餐飲、批發零售和信息傳媒類(電信廣播電視和衞星傳輸、互聯網信息技術)景氣程度領先季節性。

(2)基建維持高景氣,房建大幅回升。土木工程建築業環比回升0.1個百分點至58.7%,較季節性低0.8個百分點;房屋建築業環比回升8.3個百分點至56.8%,是非製造業中環比回升幅度最大的行業,較季節性低0.8個百分點。


3. 景氣再度回升,補庫仍需等待


PMI自4月以來首度回升至榮枯線以上,主要的貢獻在生產端,主因或為酷暑退温和施工旺季來臨。

9月需求再度修復,連續兩月位於榮枯線以上,往後看,穩增長政策託舉下需求仍有韌性:一是在“認房不認貸”、放開限購限售限價等地產政策刺激下,商品房市場逐漸出現由二手房到新房的帶動;二是9月基建實物工作量加大,8月專項債大幅發行但基建投資增速不高、土建PMI也僅隨季節性回升,實物工作量或將主要在9、10月形成。

與此同時,EPMI大幅回升,在經歷7、8月生產淡季回落至榮枯線以下後,新興產業景氣度重回並大幅領先榮枯線,且修復動能強於季節性(與季節性之差收窄1.1個百分點),暗示新興產業需求端有所回暖,有望後續引領經濟整體的回暖。

但我們仍需看到,需求仍然弱於季節性,BCI招工指數下行也説明企業預期修復尚不穩固。庫存方面,9月PMI新訂單指數回升、產成品庫存回落,顯示被動去庫加速,説明8月價格回升帶來的名義庫存回補後還沒有進入趨勢性補庫。

從原材料採購量來看,上中下游整體採購量環比上行,上游化工連續三個月採購量環比靠前有望引領補庫,中游高技術製造業原材料採購則主要受出口拉動。

 風險提示

經濟內生動力恢復不及預期。

注:本文來自國泰君安10月2日發佈的《景氣再度回升,補庫仍需等待——9月PMI數據點評》,報吿分析師:董琦、郭新宇

本訂閲號不是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報吿發布平台。本訂閲號所載內容均來自於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吿,如需瞭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吿。本訂閲號推送的信息僅限完整報吿發布當日有效,發佈日後推送的信息受限於相關因素的更新而不再準確或者失效的,本訂閲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義務,後續更新信息以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吿為準。

本訂閲號所載內容僅面向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服務簽約客户。因本資料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要求,若您並非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服務簽約客户,為控制投資風險,還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閲、接收或使用本訂閲號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請諒解。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閲號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諮詢並謹慎決策。國泰君安證券及本訂閲號運營團隊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閲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閲號所載內容版權僅為國泰君安證券所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權行為給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