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國內芯片產能緊缺現狀和應對之策

格隆匯 03-12 10:45

芯片缺貨、產能緊張已經到了誇張的地步,小米總裁盧偉冰吐槽手機缺芯,不是缺,而是極缺;美國高通CEO甚至因為缺芯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按常理,現在正是中國半導體產能大擴張的階段,但此時,由於政策以及地方政府趨於謹慎,國內擴產需求或將受到制約。

由於弘芯、德科碼等項目爛尾,引來媒體狂轟亂炸,遭到業界千夫所指。去年發改委發言人警吿,此類項目若出事,誰上馬誰負責。半導體項目的管控或會從嚴,同時,地方政府會趨於謹慎。如若應對不當,這或會是擴產與調控的現實矛盾。


需求巨大


半導體是週期性產業,產能緊缺可能在明年得到緩解,後年部分工藝及產品可能出現產能相對過剩,但是據芯謀研究預測,長期來看,中國半導體的產能供需缺口依然很大

中國本土設計公司需求  VS  中國本土晶圓產能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2020年進口芯片高達3800億美元!芯片是毫無爭議的工業命脈,對中國產業來説,芯片的重要性更勝它國,所以我們高度重視供應鏈安全,防範供應鏈風險。某種意義上,我們眼中的供應鏈安全更多關注在卡脖子項目。但對中國——更多終端產品及芯片需求定位在中低端和成熟市場——而言,產能短缺同樣是供應鏈安全和風險的重要關注點

小小的芯片缺貨導致巨無霸的汽車產業停工停產,造成巨大損失。這“因小失大”的教訓,應該讓我們認識到產能不足也是風險。充足的產能供應,甚至必要的產能宂餘同樣是供應鏈安全的重要組成。

更為關鍵的是,與其它國家不同,中國的電子產業事關國計民生,龐大的電子產業建立在芯片和產能的基礎上。我們更有充足和迫切的理由積極擴大產能,防範產能風險。


機會難得 做在當下


與其預測明天陰晴,不如今天積極備傘。半導體是週期性產業,與其糾結於未來幾年的產能過剩與否,不如實實在在抓住當下的時間窗口去積極擴產。做在當下比預測明天更重要!

雖然過去幾年中國設備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至少在當下,中國半導體離不開國際供應鏈,尤其是產能擴產更需國際設備。據統計中國晶圓廠設備國際採購,僅美國設備佔比就達到53%!

在12吋擴產裏面,無論是成熟工藝還是先進工藝,中國半導體的擴產離不開美國設備,購買這些設備需要美國政府審批。在特朗普政府後期,美國通過控制上游設備來限制中國半導體供應鏈,引起業界的緊張。美國近來放鬆了對中芯國際採購設備的部分限制,雖然或是個案或有其它原因,但至少是一線轉機。未來政治形勢難以預測,我們現在最大的確定性,就是抓住今天,做在當下。所以擴產迫在眉睫!

市場需要擴產,但為避免爛尾項目的前車之鑑,政策監管亦有必要。既要杜絕不靠譜項目,又要確保積極擴產;既要避免地方政府“胡作非為”,又要不挫傷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在管和放之間做好平衡,“控”與“擴”之間找到均衡,這需要精準施策,這需要相關部門的智慧與藝術。


擴產對策


目前中國大陸企業處於量產的12吋代工生產線,只有“中”“華”“粵”“新”這“兩大兩小”。

備註  1:長存、長鑫是存儲器,不是代工產線;  2:士蘭(廈門)是IDM,不對外代工;  3:華潤微電子12吋尚未啟動

在上述背景下,如何擴產?芯謀研究建議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着手。

一、大力扶持“中”“華”“粵”“新”積極擴產

中國一線代工廠多是國企,或有不少國資股東,這就導致了“市長”對管理層的考核遠大於“市場”對管理層的需求。歷史上,國內一線代工企業擴產並不積極,原因眾多,其中之一是“市長”對管理層業績考核指揮棒的方向。

對於半導體主流企業管理層的考核,主要有經營盈利、技術提升和產能擴張等指標。但是因為折舊等產業規律,如果大規模擴張,勢必會導致企業短期虧損、甚至股價下降,甚至對管理層的考核也起到作用。或許之前盈利的指標占比較高,導致擴產相對緩慢。

現在是時候將產能擴張作為董事會對國內一線代工廠管理層考核的重要指標了,同樣應該出台相關政策措施,對相關企業的管理層鬆綁,調動企業擴產的積極性,要管理層可以不用擔心一時虧損、短期股價,而是心無旁騖地去積極擴產,佈局長遠!

對企業來説,擴產是鉅額支出,建議充分利用多種投資、財税等扶持措施,減輕企業擴產的資本壓力,更好地幫助企業兼顧“市長”與“市場”,“今天”與“明天”。

二、新三線思維下,適當增加新實體

爛尾者多,成功者少。這幾年12吋新的代工廠,如華虹無錫、廣州粵芯,進展良好,如期達產,為緩解國內產能緊張做了不少貢獻,建議給予鼓勵支持,積極擴產。

同時,我們也應該有居安思危的新三線意識。在目前國際形勢下,鑑於半導體的敏感性和重要性,“產業一線”企業都受到了美國的高度關注,都在“實體清單”的“瞄準”範圍之內,中芯國際甚至已經被列入“實體清單”。“一線企業”如被制裁,對中國半導體和高科技產業則是釜底抽薪。為中國幾千家設計、設備和材料公司以及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生態鏈考慮,扶持現有量產企業積極擴產,新增相關主體,做好半導體“產業三線”準備(不是地域三線,而是產業的主體三線,即適度增加主體,降低主流企業風險),多梯次佈局半導體代工業。戰術上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產能支撐,戰略上為持續增強中國半導體產業生態安全提供保障。

另外,對新實體一視同仁,對解決中國半導體產能揭榜掛帥,提升行業競爭,激發產業活力。

對合資/境外企業的扶持機制要與時俱進,提升大陸客户佔比

某些境外企業,在大陸建廠,使用大陸的資本和政府補貼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消耗大陸資源,使用大陸能耗,也準備在大陸上市,利用大陸的資本優勢再上層樓。

借中國利,用中國地,乘中國勢,是否應該撐中國芯?但是在大陸企業急需產能的時候,有的境外代工廠在大陸工廠的客户幾乎全是境外企業,它們將產能低價售給境外公司,反過來低價打擊本土的設計公司。那麼此類公司對大陸產業的意義何在?在這些企業享受政策扶持的國民待遇時,是否也應該承擔起國民企業相應的責任?

在產能緊張的當下,在本土代工廠積極支持中國芯片發展的關鍵時刻,建議相關方考慮這些享受國民待遇卻不盡國民責任的企業繼續獲得扶持的申請。建議考核此類企業的國產設備、材料使用率,考核其本土客户的佔有率,讓它們為本土的產能緊張盡到起碼的責任。

四、擴大開放,加大對外資的引進力度,吸引外企來華建廠

建議要利用寶貴的窗口期,利用國內市場,利用國際板等金融手段,吸引海外企業進駐大陸,將海外供應鏈和國內市場、國內資本深度融合,增加對抗不確定風險的能力。對於符合相關條件的外企,視為本土企業,讓其享受國民待遇,享受國內資本紅利,與中國產業同進步,共成長。

春種秋收,現在正是關鍵時刻,希望有關部門將產能緊缺提升到關乎供應鏈安危的高度,長期繃緊芯片決定國民經濟正常運轉的底線思維,採取多方措施,調動企業積極履行企業公民擴產保經濟的職責。倘若錯過大好機會,萬一氣候有變,甚至寒風再起,那就只能空歎燕子樓空,佳人何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