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港股收評:恆指重挫660點,恆生科指殺跌5%,汽車股領跌

格隆匯 04-11 16:23

4月11日,港股指數全天呈單邊下跌行情,熱門行業板塊全挫,科技股再度大跌,致恆生科技指數跌5.24%再度失守4200點,恆指跌3.03%重挫663點報21208點,國指跌3.76%報7208點,南下資金逆勢淨流入13.12億港元,大市成交額為1222億港元。

盤面上,快手、小米跌超6%,百度、阿里巴巴、美團跌超5%,騰訊跌超4%;餐飲股、汽車股全線大跌,疫情導致產能受限,長城汽車跌13%,餐飲三巨頭(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皆重挫;蘋果概念股、體育用品股、半導體股、教育股、航空股、內房股、物管股、大型金融股等紛紛下跌。另一方面,惟香港銀行股少數飄紅,新鋭醫藥尾盤大幅拉昇收漲近62%,為市場表現最佳。

具體來看:

互聯網股遭遇重挫。嗶哩嗶哩跌13%,萬國數據跌逾10%,快手、小米跌逾6%,、美團、阿里、百度跌逾5%,騰訊跌逾4%。

全球流動性收緊令港股成長股市場承壓,目前美聯儲激進加息並開始縮表的預期升温,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所帶來的擔憂逐步蓋過了此前國內政策放鬆預期以及中美監管合作進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汽車板塊殺跌。長城汽車跌逾13%,蔚來跌逾11%,小鵬汽車跌逾9%,理想汽車跌逾8%,比亞迪、吉利汽車跌逾7%,廣汽跌逾5%。

消息面上,受疫情影響,蔚來、長城汽車等車企表示生產受到影響。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判斷,根據乘聯會的測算,上海等地的疫情,預計會給汽車行業的生產帶來20%的減產損失。

鋰電池板塊跌幅居前。贛鋒鋰業跌逾15%,比亞迪股份跌逾7%,天能動力跌逾6%,比亞迪電子跌逾5%。

消息面上,寧德市宣傳部門迴應因疫情防控導致原料斷供:疫情管控趨嚴,不是持續性的。為最大限度保障市場供應,公司嚴格採取網格化管理措施,確保寧德基地有序開展生產。

內房股集體下挫。正榮地產跌逾12%,龍光集團跌近12%,合景泰富跌逾10%,新城發展、時代中國控股、寶龍地產跌逾9%,融信中國跌逾8%。

中信證券指出,對於近期表現較為搶眼的地產股而言,只要經濟下行壓力沒有實質緩解,或地產銷售沒有確認見底,地產的鬆綁政策就可能持續出台,地產股仍有上漲空間。

疫情反覆亦引致餐飲股集體下挫。海倫司跌逾13%,九毛九跌逾11%,海底撈跌逾9%,、國貿控股跌逾8%,呷哺呷哺跌逾7%,奈雪的茶、味千跌逾5%。

消息面上,國家衞健委公佈,4月10日新增本土確診1164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6345例。其中,上海新增914例本土確診和25173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為疫情重災區。業內人士稱,上海作為中國最具餐飲活力的城市,疫情的嚴峻讓上海餐飲業措手不及,餐飲旅遊復甦節奏再次被幹擾。

體育用品股走勢萎靡。特步國際跌逾9%,波司登跌逾6%,李寧跌逾5%。

資料顯示,特步國際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業務營運狀況顯示,主品牌零售銷售(包括線上線下渠道)同比增長30%-35%。雖然快於2021年四季度20%-25%的同比增速,但慢於2021年一季度55%的同比增速。此外,李寧在4月7日、8日分別遭南下資金淨賣出2481萬、2.893億港元。

半導體板塊走弱。上海復旦、華虹半導體跌逾7%,晶門半導體跌逾5%,中芯國際跌逾4%。

消息面上,近日 ,大眾汽車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利茨(Arno Antlitz) 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在2024年之前,半導體芯片的供應不太可能恢復至完全滿足需求的狀態。

南向資金方面 ,南下資金淨流入13.12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級流入7.71億港元,港股通(深)淨流入5.41億港元。

展望後市,中金證券認為,往前看,預計港股有可能維持相對盤整態勢,直到政策和疫情進展更加明朗。未來影響市場走勢的一些關鍵變量包括:1)中美監管合作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2)國內疫情方面的變化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3)穩增長政策的力度。整體來看,我們認為中期內市場面臨的機會仍然整體大於風險,國內政策依然是核心變量。與A股相比,港股的優勢在於估值水平明顯更低,股息收益率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