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熱點熱評 | 多家企業宣佈裁員

uSMART盈立智投 11-04 10:22

昨天聊到裁員潮,今天就又出現了不少裁員的新聞,他們都是響噹噹的大企業,美投君在這裏給大家彙總一下,看看這些企業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是否意味着市場最關心的失業率就要開始上升了呢? 

作者 | 美投講美股   來源 |  美投investing

今天,出行服務公司Lyft宣佈裁員13%。公司擁有大約5000名員工,也就是說,這個裁員計劃會影響大約650個人。公司管理層說,它們面臨兩個重大的挑戰,大概率會明年到來的衰退和不斷上升的保險價格。儘管今年以來,Lyft已經儘可能的削減成本,暫停了重要性較低的業務,但還得更“瘦”,才能夠應對這些挑戰,所以不得已做出這個決定。 

另一個大型線上支付公司Stripe也在今天宣佈要裁員14%,這個決定會影響大約1100人。去年Stripe成爲了美國最值錢的創業公司,估值高達950億美元,而後,隨着經濟環境的惡化,不僅估值縮水,增長速度也明顯放緩。CEO指出,管理層做了兩大誤判。第一是對於2022-23年的增長預期太過樂觀,低估了經濟放緩的概率和後果。第二是讓運營成本增長太快。當初新推出的產品太過成功,我們放任了成本的上升,導致效率變低了。 

除了這兩家公司,這周線上房地產中介Opendoor,也準備裁員18%,大約550人,Opendoor還處於對利率最敏感的房地產行業,現在處境極其艱難。人工智能借貸平臺Upstart也要裁員7%,放走140個員工。現在的高利率,讓貸款需求急劇萎縮,也不得以做了這個決定。除此之外,金融科技公司Chime同樣在今天宣佈裁員12%,大約有160人。而巨頭亞馬遜則今天宣佈暫停企業部門的招聘。 

如果縱觀這幾家公司的共性,就會發現,它們都處於科技行業。可是科技公司,沒有什麼進貨成本,受通脹影響小。論債務水平,他們也不是最高的。那爲什麼在這輪通脹和加息的週期當中會率先裁員呢? 

我認爲Stripe的CEO已經給出了答案。大部分的科技公司在疫情時期大爆發,業務急速增長,就導致他們的團隊也快速擴張。我們看到了過去兩年,大量科技公司的估值飛昇。不僅投資者狂喜,公司自己也在誤判自己的增長前景。這不可避免的使他們招了太多人。而等到大潮退去,這些成本就會成爲公司巨大的負擔。科技行業的最大成本就是人,所以不得不裁員。 

除了科技行業,銀行業也開始動搖了。前段時間我們分析銀行股財報的時候就知道投行業務很不好過,今年的融資需求基本乾涸了,也到了不得不裁員的地步。今天有消息稱,美國大銀行摩根斯坦利在未來幾周可能也要有新一輪的裁員。知情人士透露,現在裁員的規模和時間還不清楚,但如果裁員的話,可能在5%以下。全球摩根斯坦利有8.2萬名員工,也就是說這次計劃最多不超過4000人。在亞太,摩根斯坦利已經起草了冗餘名單,主要包含了負責中國業務的人員。高盛也在九月恢復了它每年的員工淘汰機制,一般每年會裁掉1%-5%的人不等。德銀也在上個月開始對它的併購部門下手,開始裁員。 

說到這兒可能有看官會好奇,美國明明已經有這麼多企業陸續宣佈裁員或停止招聘了,爲什麼勞動力市場還依舊如此火熱呢?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美投君認爲,我們還得更深入的挖掘此次裁員潮背後的規律。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當初疫情時期受益最多的行業,比如科技,投行,都在這輪經濟下行當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而當初被疫情嚴重打擊的行業,比如服務業,特別是零售、運輸和旅遊,現在還沒有被影響到,甚至還在擴張。 

別看科技和投行似乎已經開始了裁人,但他們畢竟是就業的小頭,真正大的用人行業還是那些傳統的零售和服務業。而這些行業目前依舊非常火熱。我們之前也分析了,這些行業的火熱跟消費的強勁有很大關係,而且短期內可能還看不到放緩。所以說,如果這些用人大頭不受到影響,我們可能很難看到失業率出現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