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美聯儲為硅谷銀行買單:能否防止金融危機?

格隆匯 03-14 09:47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澤平宏觀,作者:任澤平

美國時間2023年3月12日晚,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聯合發表聲明:

1、允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以全額保護所有存款人的方式完成對硅谷銀行的清算。存款人將從3月13日開始獲得他們的全額資金,硅谷銀行的清算不會由納税人承擔任何損失。同樣應用於今天關閉的紐約市Signature Bank。

2、相對應的,股東和部分次級債權(unsecured)擁有人則無法獲得保護,高級管理人員也已經被撤職。

3、美聯儲宣佈,將向符合條件的存款機構提供額外資金。美聯儲將創建新的銀行期限資金計劃(BTFP),向銀行、儲蓄協會、信用合作社和在美國的國外銀行分行等存款機構提供最長為一年的貸款。

4、財政部將從外匯穩定基金中提供高達25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BTFP。


1、美國財政部、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聯合出手,

為硅谷銀行儲户兜底,遏制危機升級


針對美國銀行風險事件,美國應對措施:1)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釋放存款保險基金(DIF),為儲户兜底;2)推出銀行期限資金計劃(BTFP),為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持。短期看,兩項措施或較有效的解決初現苗頭的美國銀行擠兑潮,同時緩和市場情緒。

具體來看:

1)針對已經被託管的銀行,除開將其資產變賣以籌措資金外,其餘的資金缺口將通過FDIC的存款保險基金(DIF)補齊,保證了儲户的資產。截至2022年底,FDIC共有保費1288億美元。

但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如果未來FDIC需要獲得更多的保費收入,可能會促使銀行系統儲備更多的現金及其等價物,銀行中期來看面臨隱性流動性問題。

舉例來説,DIF保費有三個補充的渠道,第一是收取一次性特別保費,第二是提前收取保費,第三個是向財政部借款。2009年6月,FDIC收取了特別保費共計55億美元,對整體銀行業流動性帶來了一定壓力;2009年12月,FDIC收取了提前保費共計45.7億美元,進一步限制了在危機情形下銀行的信貸能力。

2)美聯儲新推出的銀行期限資金計劃(BTFP),通過高質量證券抵押貼現的方式向銀行的準備金賬户注入流動性。抵押品主要以美債、機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等資產為主;且這些資產的抵押價值將以面值計算,利率為OIS + 10bp;不設置單一機構使用的上限,且允許機構提前還款。這意味着,相較於貼現窗口(Discount Window)和常規回購工具(Standing Repo Facility),向BTFP借款可以獲得更多的現金流動性。

在當前金融環境收緊和流動性壓力增加的時期,BTFP緩解金融機構在市場上折價出售這些高質量證券回升流動性的壓力。同時,美聯儲的資產端收到抵押的證券,負債端增加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準備金,整個資產負債表也會再次小幅擴張。


2 、美國面臨的是整個銀行業危機和流動性危機


美國硅谷銀行、Signature銀行、以及第一共和銀行連續暴雷。這僅僅是美國銀行業風險的冰山一角,美聯儲面臨的是整個銀行業危機和流動性危機。

美聯儲過去兩年直升機撒錢。2020年3月美聯儲推出無限量量化寬鬆,隨後承諾將長時間維持0利率水平。截至2022年3月美聯儲宣佈加息時,其資產負債表累計增長110%,達到9萬億峯值。其中準備金、財政部一般賬户以及衡量剩餘流動性的隔夜逆回購用量分別增長135%、57%以及712%。

銀行在流動性過剩的環境下大量購入美國國債。在2020年全球大放水的環境下,銀行貸款需求疲軟,銀行資金無處可去。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四季度期間,美國銀行業存款增加了超過5萬億美元,其中僅14%被用於貸款。同時,隔夜逆回購賬户、貨幣市場基金和T-Bills等收益較低。現金存入美聯儲隔夜逆回購賬户只能獲得約5bp-15bp的年化收益,貨幣市場基金與T-Bills也僅有不到20bp的年化收益。截至2022年3月15日美聯儲宣佈加息前,美國商業銀行持有國債約4.6萬億美元,較量化寬鬆開始前增加53%。

2022年3月,美聯儲開啟激進加息,銀行資產端縮水、負債端儲蓄流出,陷入流動性緊張。截至2023年3月,美聯儲累計加息450個基點,導致美債收益率快速飆升。此前在流動性寬鬆背景下大量購買的美債資產價格出現大幅下跌,被歸類為可出售資產(AFS)的美國國債開始出現浮虧。根據FDIC數據,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美國銀行系統內未實現損失約為6200億美元,其中可售國債及證券約為2795億美元。

從目前美聯儲公佈的工具以及解決方案來看,僅對銀行資產端起到了託底的作用,但對負債端儲蓄流出的風險沒有進行有效抑制。

美聯儲要打掃所有戰場,能否防止金融危機,取決於美聯儲能否應對及時、阻止傳染鏈條、以及獲取市場信任。


3、美聯儲宣稱不必納税人負擔,究竟誰買單?


美國財長耶倫表示“硅谷銀行的清算不會由納税人承擔任何損失”,從表象上確實如此:無論是救助被託管銀行的FDIC保費收入,還是對流動性進行補充的BTFP都不直接來自於政府支出。

事實是,所有的債務重組多數是債務貨幣化,最終都由超發貨幣進而稀釋納税人承擔。

歷史經驗表明,硅谷銀行等被託管銀行進行債務重組和處置的過程往往需要貨幣化,即獲得財政部、美聯儲、FDIC為其提供的額外資本。屬於變相超發貨幣的行為。

貨幣超髮帶來高通脹,稀釋居民購買力。同時,為了抑制高通脹,美國加息,帶來強美元週期,全球買單。

疫情以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翻了近三倍,最高達到了超9萬億美元,導致了美國通脹高企、激進加息、強美元週期。高通脹嚴重損害了美國居民部門的購買力。同時,美國在收割全球非美經濟體、壓制非美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動能。

這背後是美元霸權。美國經濟佔世界經濟22%左右,貿易量佔全球貿易13%左右,但以美元計價的交易佔了50%,美元外匯儲備佔了60%,以美元計價的跨境信貸佔了50%。

美元霸權存在深層次問題,給美國自身和外圍國家均施加桎梏,短期難以撼動,但長期難以維繫。對內,低儲蓄和高消費模式下,美國深受貿易逆差、產業空心化困擾,鉅額債務和財政赤字攀升,收入差距拉大。對外,美國控制全球跨境支付系統,頻繁實施金融制裁,凍結資產,利用對國際組織的表決權,限制他國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條件,向全世界徵收鑄幣税,輸出通脹使債務貶值,稀釋各國積累的外匯儲備,其他經濟體被迫承受輸入性通貨膨脹、債權貶值和金融波動。

而現在硅谷銀行的暴雷正是對其金融業和新貴資本的反噬,以及對美聯儲無限量QE的清算。

當前中國正處於復甦的通道,打鐵還得自身硬,中國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全力拼經濟。發展是防風險最好的根基。如果能夠啟動以新基建新能源領先的擴大內需經濟復甦計劃,有望化危為機,就像2009年一樣,如果應對有力,2023年中國經濟有望重新引領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