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互聯網醫療港股走強,阿裏健康漲超19%!醫藥消息刷屏不斷,行業後市怎麼看?

uSMART盈立智投 12-05 14:11

12月5日,港股$互聯網醫療(BK1251.HK)$板塊持續走高。以$平安好醫生(01833.HK)$$阿裏健康(00241.HK)$爲首的互聯網醫療股集體上漲。截至發稿時,股價分別漲超27%、19%。

據多地官方發佈平臺顯示,近期京滬、重慶、深圳、鄭州、杭州等全國多個大城市防控「減碼」,多地公共交通和公共場所不再查驗覈酸檢測。

另一方面,多地藥監局發佈消息將調整「四類藥品」購買措施,市民通過互聯網平臺或本市藥店購買退熱、止咳、抗感染、治療咽乾咽痛等「四類藥品」不再需要實名登記信息。

此外,感冒藥等醫藥產品在部分地區的銷量大增,據南方日報報道,廣州市零售藥店感冒、發熱類藥品1天的銷售記錄達10萬條,是平日的2.5倍。據每經報道,連花清瘟膠囊、布洛芬等常見感冒藥普遍短缺,有工作人員表示「抗原檢測試劑5天前就沒貨了,藥店也靠搶」。

行業消息上,藥品網售新規12月1日起施行,分析人士認爲頭部線下藥房具有處方藥網售優勢,未來或是核心競爭羣體。

醫藥後市怎麼看?

浙商證券提出,進入疫情後周期,在量的方面,疫情恢復將帶動人流量恢復,價格上,防疫包需求可帶來產品結構調整。

開源證券也認爲,在疫情再次反覆的情況下,四類藥亦不再實行一刀切下架措施,預計零售藥店客流、銷售受到的衝擊或將減小。看好四類藥銷售政策邊際放鬆下藥店客流、銷售恢復,看好零售藥店全年業績穩健增長和未來的成長性。

與此同時,其也表示,隨着防疫措施持續精準化,醫院就診受防控影響陸續降低,但隨着不同臨牀嚴重程度的感染者就診需求增加,預計醫療服務機構將迎來「就診高峯」,彈性大。

華安證券指出,短期醫藥行業板塊看到明確的政策緩和,很多醫藥公司的估值都已經到了非常合理的區間,市場對集採的預期已經非常充分,一些集採政策落地帶來大家對後續放量逐有預期。醫藥的中長期邏輯很值得資金佈局。

另一方面,每輪醫藥板塊牛市的開啓都伴隨着較低的公募基金持倉佔比。截止2022年半年報,醫藥板塊公募持倉佔比爲10.34%,達近五年新低,上漲空間充足。

開源證券認爲,2022年醫藥行業受疫情擾動嚴重,消費醫療、醫療服務、中藥表現受損,在政策邊際向好的情況下,2023年有望迎來複蘇行情。